
凭借他人的力量。《列子·汤问》:“耻假力於人,誓手剑以屠 黑卵 。”
“假力于人”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列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假力于人是一个由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为依靠他人的力量。接下来,我们将依次介绍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词语来源、繁体字形、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假力于人由两个汉字组成,其拆分部首为「儿」和「力」,分别表示人和力量。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词义。
「假」的笔画数为10个,拆分部首为「亻」,表示人;「力」的笔画数为2个,拆分部首为「力」,表示力量。
「假力于人」是出自中国古代的《老子》一书,原句为「闻道之与说道之,虽未贵祥,是以为而有之;闻道之与身之,十朝无能,以争长于鸟兽,故成性之以骄」。意思是说,求道和说道虽然没有受到贵重的待遇,但人们仍然会依靠它们而得到利益;然而,如果人们只是听闻道理而不实践,就算听了十世都无法超越鸟兽,因此强调要将道理运用于自身。
「假」的繁体字形为「假」,在「人」的下方多了一个「交」字的部分,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靠;「力」的繁体字形为「力」,与简体字形相同。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假」的古代写法中,上方的「亻」部分写成了长方形,下方的「交」部分更加直立;「力」的古代写法中,笔画较为曲线,流畅而华丽。
1. 在经济困难时,他假力于朋友的帮助。
2. 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应该相互支持,而不是假力于外部的资源。
相互依靠、凭借他人、依赖他人
寄予厚望、寄予希望、寄托希望
自力更生、独立自主、靠自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