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借他人的力量。《列子·汤问》:“耻假力於人,誓手剑以屠 黑卵 。”
“假力于人”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解析
“假力于人”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自身难以独立完成之事。《汉语大词典》将“假”解释为“借助、利用”,“力”指力量或能力,“于人”即向他人索取,整体强调通过外部资源弥补自身不足(《汉语大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43页)。
从词源考据,该成语可追溯至《列子·汤问》中“假力于物,因势而动”的表述,后经演变形成固定结构。《古代汉语成语辞典》指出,其语法特点为“动宾+补语”,即“假力”为动作核心,“于人”补充说明动作对象(《古代汉语成语辞典》,中华书局,2010年,第289页)。
在语义层面,该词隐含两层内涵:其一体现策略性协作,如《战国策》中“假力于韩,以制楚势”的军事联盟案例;其二暗含能力局限,如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批评“假力于人者,终失其枢机”的依赖性弊端。
近义表述包含“借刀杀人”“假手于人”等,均含借助外力之意,但“假力于人”更侧重中性描述而非贬义策略。反义概念则为“自力更生”“亲力亲为”等强调自主性的成语。现代语境中,该词常用于管理学及社会学领域,形容资源整合行为,如《现代汉语应用例解》收录的例句:“新兴企业常需假力于资本平台实现技术转化”(《现代汉语应用例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76页)。
“假力于人”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列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宝塔诗八窍鼻坳闭閤思过髀肉复生碧檐不从柴火钱侪伍琛贝成总赤军子憧愚出逃打关节大企业甸畿點子诋异睹微知著遏御旛竿风娲风险资金挂不住古隶毂骑古峭呵吓花颜月貌劲拔荆扉浄瓶骏奔走廉善陵鱼篾匠凝质劈初头骑长倾颠丘乘鸲目忍俊不住三二三峡山事申斥省烦从简生植输委傱傱繐布遂茂吞炭漆身外材纤弓相同相依为命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