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嘉遯的意思、嘉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嘉遯的解釋

亦作“ 嘉遁 ”。舊時謂合乎正道的退隱,合乎時宜的隱遁。《易·遯》:“嘉遯貞吉,以正志也。”《三國志·魏志·管甯傳》:“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養浩,韜韞儒墨,潛化傍流,暢于殊俗。” 宋 範仲淹 《祭呂相公文》:“辭去台衡,命登公衮,以養高年,如處嘉遁。” 明 許潮 《武陵春》:“蓋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輩又所謂玄遯者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是以士大夫跼迹全生,見幾遠害。或厲操幽栖,高情避世,是曰嘉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嘉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讀音與字形

詞義解析

“嘉遯”亦作“嘉遁”,指合乎正道的退隱行為,強調隱退的時機與方式符合道德或社會認同。其内涵包含:

  1. 合乎時宜:隱退時機恰當,不違背道義;
  2. 高尚情操:退隱者心懷淡泊,保持氣節(如《三國志》中管甯的“嘉遁養浩”);
  3. 經典溯源:出自《易經·遯卦》“嘉遯貞吉,以正志也”,意為隱退時堅守正道可獲吉祥。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古代文獻,形容士人因時局或個人志向選擇隱逸,且行為被社會認可。例如:

相關延伸

“嘉”本義為美好、贊許(如“嘉獎”),組合“遯”後強化了隱退的正面評價,與消極避世形成對比。

若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用例,可參考《周易》及魏晉史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嘉遯》這個詞的意思

《嘉遯》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善于回避和躲避”。它可以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沖突或危險時,能夠機智地回避或躲避掉,避免陷入困境或遭受傷害。

拆分部首和筆畫

《嘉遯》由兩個漢字組成:嘉和遯。

嘉的部首是口,總共有14個筆畫。

遯的部首是辵,總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嘉遯》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它早期在典籍中的出現相對較少。然而,它作為一個詞語在現代漢語中仍然被廣泛使用。

繁體

《嘉遯》的繁體字為「嘉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嘉遯的寫法會有所不同。

以嘉為例,其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夾口又戈」。

以遯為例,其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辵鬥并黽」。

例句

1. 他非常擅長嘉遯,總能避開麻煩。

2. 在困境中,需要有嘉遯的智慧。

組詞

1. 回避:指避開或躲避某事或某人。

2. 躲避:指避免或逃避可能造成傷害或麻煩的事物。

近義詞

回避、逃避、避免、躲藏。

反義詞

面對、直面、應對、迎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