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互文的意思、互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互文的解釋

(1).謂上下文義互相闡發,互相補足。《禮記·中庸》“吾説 夏 禮, 杞 不足徵也;吾學 殷 禮,有 宋 存焉” 唐 孔穎達 疏:“《論語》雲:‘ 宋 不足徵也’,此雲:‘ 杞 不足徵’,即 宋 亦不足徵。此雲:‘有 宋 存焉’,則 杞 亦存焉,互文見義。”《南史·儒林傳·司馬筠》:“經傳互文,交相顯發。”《唐詩别裁集·王昌齡<從軍行>之三》“ 秦 時明月 漢 時關” 清 沉德潛 注:“備 胡 築城,起於 秦 漢 。明月屬 秦 ,關屬 漢 ,互文也。”

(2).指錯綜使用同義詞以避免字面重複的修辭手法。 唐 劉知幾 《史通·題目》:“ 子長 《史記》别創八《書》, 孟堅 既以 漢 為書,不可更标《書》號,改《書》為《志》,義在互文。”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錯綜成文例》:“《思齊篇》:‘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無斁,謂不見厭惡也;‘譽’與‘豫’通,《爾雅》曰:‘豫,樂也、安也。’言其俊士無不安樂也。‘豫’與‘無斁’互文見義,無厭惡則安樂可知,安樂則無厭惡可知。”

(3).指互有歧義的條文。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赦令》:“國家法令……宜令審細,毋使互文。” 唐 白居易 《論姚文秀打殺妻狀》:“其律縱有互文,在理終須果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互文"是漢語修辭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在結構相同或相近的兩個(或多個)詞組、句子中,前後詞語或句子成分在意義上互相呼應、彼此補充、合而見義的一種修辭方式。其核心在于上下文相互交錯、滲透,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與名稱由來:

    • "互文"也稱為"互辭"或"互文見義"。其中"文"指文辭、語句。所謂"互",即互相、交錯之意。它強調的不是單個句子成分的獨立表意,而是相鄰的、結構對應的部分必須結合起來理解,才能領會其全部含義。例如,古詩"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并非指月亮專屬秦朝、關隘專屬漢朝,而是指"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隘","秦"與"漢"在時間和空間上互文見義。這種修辭手法能凝練語言,避免重複,增強表現力。
  2. 主要特征與表現形式:

    • 互省互補: 這是互文最核心的特征。上下文看似各說一事或一部分,實則彼此省略了對方包含的内容,需要讀者将兩部分(或多部分)的意義疊加、融合才能得到完整信息。如《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并非雄兔隻腳撲朔、雌兔隻眼迷離,而是說無論雄兔雌兔,都是腳撲朔、眼迷離(難以區分)。前後句省略的部分需要相互補充。
    • 結構對稱: 互文通常出現在對偶句、排比句或結構相同相近的上下句中,形成形式上的對稱美。這種對稱性為意義的互滲互補提供了結構基礎。如"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将軍"與"壯士"、"百戰死"與"十年歸"在結構上對稱,意義上則需合解為"将軍和壯士們經曆無數次戰鬥,有的犧牲了,有的多年後歸來"。
    • 合而見義: 單獨看互文句中的某一部分,其意義是不完整或不準确的。必須将相關聯的部分視為一個整體,将各自隱含的意義揭示出來并整合在一起,才能準确理解作者意圖。
  3. 語言學意義與價值:

    • 互文是漢語追求精煉含蓄、富于韻律美感的重要體現。它通過巧妙的結構安排和意義分布,極大地壓縮了語言篇幅,避免了字面的重複啰嗦,同時創造出言簡意豐、意蘊深長的表達效果。理解和掌握互文,對于準确解讀古典詩詞、文言文以及部分現代漢語作品至關重要,是深入理解漢語表達藝術的關鍵之一。它在增強語言表現力、構建文本内在聯繫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互文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又稱“互辭”“互參”,在古詩文中尤為典型。其核心特征是上下文或同一語句中的兩部分看似獨立,實則通過詞語交錯、意義互補共同表達完整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征

  1. 基本概念
    互文指上下句或同一句中的詞語互相呼應、補充,需結合理解才能還原完整語義()。例如《木蘭詩》中“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并非将軍全戰死、壯士全生還,而是将士們曆經生死後部分歸來()。

  2. 核心特征

    • 結構互省:通過省略部分内容,使語言簡潔。如“秦時明月漢時關”實指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
    • 語義互補:分述的詞語需合并理解,如範仲淹《嶽陽樓記》“朝晖夕陰”實為“朝晖夕陰”與“朝陰夕晖”的結合()。

二、類型與舉例

  1. 同句互文
    同一句子内詞語互補,如《琵琶行》“主人下馬客在船”,實際是主客均下馬登船()。

  2. 鄰句互文
    上下句意義交織,如《木蘭詩》“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并非分地購買,而是多市采辦裝備()。


三、作用與注意事項

  1. 表達效果

    • 語言凝練,避免重複;
    • 增強句子的對稱性與意境深度()。
  2. 理解要點
    需将分置的詞語合并解讀,若割裂分析易産生歧義。例如“千裡逢迎,高朋滿座”中,“逢迎”與“滿座”需結合賓客盈門的場景綜合理解()。


如需更多實例或分類細節,中的完整内容(如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雲山悲從中來鄙直超世絶俗乘隙初階春盛搭對癫頭癫腦凋微帝功東浙三黃宮傅故劍果下馬鼓吻奮爪鴻樹華銮皇慮畫刹會址見短借面吊喪卷子本舉大計濬決揆理林落流萍門扣綿羽迷花螟蛉南牙骈繁匹夫不可奪志也潛蛟困鳳僑戶清吭上将軍省括省事三石潭首參栓塞水脈誦繹太姥山太平引鬀發亭侯聽憑投籤偎憐溫家鏡文探無千無萬遐古鮮飾哮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