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互文的意思、互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互文的解釋

(1).謂上下文義互相闡發,互相補足。《禮記·中庸》“吾説 夏 禮, 杞 不足徵也;吾學 殷 禮,有 宋 存焉” 唐 孔穎達 疏:“《論語》雲:‘ 宋 不足徵也’,此雲:‘ 杞 不足徵’,即 宋 亦不足徵。此雲:‘有 宋 存焉’,則 杞 亦存焉,互文見義。”《南史·儒林傳·司馬筠》:“經傳互文,交相顯發。”《唐詩别裁集·王昌齡<從軍行>之三》“ 秦 時明月 漢 時關” 清 沉德潛 注:“備 胡 築城,起於 秦 漢 。明月屬 秦 ,關屬 漢 ,互文也。”

(2).指錯綜使用同義詞以避免字面重複的修辭手法。 唐 劉知幾 《史通·題目》:“ 子長 《史記》别創八《書》, 孟堅 既以 漢 為書,不可更标《書》號,改《書》為《志》,義在互文。”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錯綜成文例》:“《思齊篇》:‘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無斁,謂不見厭惡也;‘譽’與‘豫’通,《爾雅》曰:‘豫,樂也、安也。’言其俊士無不安樂也。‘豫’與‘無斁’互文見義,無厭惡則安樂可知,安樂則無厭惡可知。”

(3).指互有歧義的條文。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赦令》:“國家法令……宜令審細,毋使互文。” 唐 白居易 《論姚文秀打殺妻狀》:“其律縱有互文,在理終須果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互文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又稱“互辭”“互參”,在古詩文中尤為典型。其核心特征是上下文或同一語句中的兩部分看似獨立,實則通過詞語交錯、意義互補共同表達完整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征

  1. 基本概念
    互文指上下句或同一句中的詞語互相呼應、補充,需結合理解才能還原完整語義()。例如《木蘭詩》中“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并非将軍全戰死、壯士全生還,而是将士們曆經生死後部分歸來()。

  2. 核心特征

    • 結構互省:通過省略部分内容,使語言簡潔。如“秦時明月漢時關”實指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
    • 語義互補:分述的詞語需合并理解,如範仲淹《嶽陽樓記》“朝晖夕陰”實為“朝晖夕陰”與“朝陰夕晖”的結合()。

二、類型與舉例

  1. 同句互文
    同一句子内詞語互補,如《琵琶行》“主人下馬客在船”,實際是主客均下馬登船()。

  2. 鄰句互文
    上下句意義交織,如《木蘭詩》“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并非分地購買,而是多市采辦裝備()。


三、作用與注意事項

  1. 表達效果

    • 語言凝練,避免重複;
    • 增強句子的對稱性與意境深度()。
  2. 理解要點
    需将分置的詞語合并解讀,若割裂分析易産生歧義。例如“千裡逢迎,高朋滿座”中,“逢迎”與“滿座”需結合賓客盈門的場景綜合理解()。


如需更多實例或分類細節,中的完整内容(如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互文》的意思

《互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相互交叉關聯的文本,可以相互引用和解讀。即不同的文本之間存在着互相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互文》的部首是一,共有3畫。

來源

《互文》一詞源自于中國文化學術領域,主要用來描述不同文章之間的相互解讀和引用關系。

繁體

《互文》的繁體字為「互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互文》并沒有固定的寫法,因為漢字的形态發展曆程很長,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的寫法可能存在差異。

例句

1. 這兩篇文章在主題上有着互文的特點,相互呼應,增強了閱讀的視野。

2. 通過對不同文本的互文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組詞

互文關系、互文解讀、互文引用等。

近義詞

相互引用、相互交叉、相互關聯。

反義詞

孤立文本、獨立存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