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頭形似虎,古時以為貴相。《東觀漢記·班超傳》:“相者曰:‘生燕頷虎頭,飛而食肉,此萬裡侯相也。’”《南史·陳紀下·宣帝》:“ 張子煦 見而奇之,曰:‘此人虎頭,當大貴也。’” 宋 陸遊 《憶昔》詩:“虎頭空有相,麟閣竟無緣。”
(2).一種屋飾。《淮南子·本經訓》“盤紆刻儼” 漢 高誘 注:“刻儼,浮首、虎頭之屬,皆屋飾也。”
(3).頭部畫有虎形的艦隻。 宋 陳師道 《和魏衍三日》之二:“虎頭魚尾不知數,朱旗一點來奔雲。” 任淵 注引 虞世基 《水土記》:“ 梁孝元 作神獸艦,頭畫虎豹,以助軍威。”
(4). 晉 代畫家 顧恺之 字。 唐 杜甫 《題玄武禅師屋壁》詩:“何年 顧虎頭 ,滿壁畫 瀛州 。”
“虎頭”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根據權威來源(如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的記載,主要包含以下釋義:
頭形似虎的貴相
古代相術認為頭形似虎是富貴之相,常用于形容有顯赫命運的人。例如《東觀漢記·班超傳》記載,班超因“燕颔虎頭”被預言為“萬裡侯相”,後成為西域都護。
屋飾類型
指古代建築中的一種裝飾,如漢代高誘在《淮南子》注中提到“虎頭”屬于屋飾範疇。
艦隻裝飾
頭部繪有虎形的船隻,常見于古代水軍戰艦,象征威嚴與戰鬥力。
代指曆史人物
晉代畫家顧恺之,字“虎頭”,因其才華被稱為“才絕、畫絕、癡絕”。
民俗象征
民間将建築物尖銳部分稱為“虎頭”,認為與家門相對會導緻“財走人愁”(如提到大門忌對尖銳物)。此外,“虎頭虎腦”形容人勇敢果斷或孩童機靈可愛。
“虎頭”既包含具象的形态描述(如頭型、裝飾),也衍生出文化象征及成語用法。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具體指向,如曆史文獻多指貴相,而民俗中則與風水禁忌相關。
《虎頭》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彙,指的是虎的頭部。虎頭象征着威武勇猛、兇猛狡猾的形象,經常用來作為形容詞或名詞修飾人或事物。
《虎頭》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虍”和“口”。虍是虎的部首,表示與虎有關,而口則表示與口相關。虎頭一共有4個筆畫,其中虍部有3個筆畫,口部有1個筆畫。
虎頭作為一個詞語起源于中國的古代漢字文化。在繁體中,虎頭的寫法為「虎頭」。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虎頭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整體的形象和意義與現代漢字中的虎頭相似。這體現了漢字的演變和流變。
1. 他張揚地走進房間,戴着一頂虎頭帽子。 2. 這隻玩具虎頭很可愛,孩子們非常喜歡。
虎頭在組詞中可以作為形容詞或名詞的一部分,形成一些常用的詞彙,例如:
虎頭的近義詞包括:虎腦、虎哮、虎威。反義詞則可以是一些溫和、溫順的詞彙,例如:兔頭、羊頭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