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互訓的意思、互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互訓的解釋

用同義詞相互訓釋。 清 陳奂 《<詩毛氏傳疏>叙》:“竊以《毛詩》多記古文,倍詳前典,或引申,或假借,或互訓,或通釋,或文生上下而無害,或辭用順逆而不違,要明乎世次得失之迹,而吟詠情性,有以合乎詩人之本志。”如:《爾雅·釋宮》:“宮謂之至,室謂之宮。”宮、室互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互訓是漢語訓诂學中的一種重要釋義方法,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詞)互相訓釋,即用甲字解釋乙字,同時又用乙字解釋甲字,形成一種循環互釋的關系。它反映了漢語詞彙在特定語境下意義相同或相近的特點,是傳統字書、辭書編纂和古籍注釋中常用的手段。

一、核心定義與特點

互訓的本質在于詞義的相互等同性。它建立在兩個詞在某個義項上具有同義或近義關系的基礎上。例如:

二、在傳統辭書中的應用

互訓是早期字書(如《說文解字》、《爾雅》)解釋同義詞的常用方式:

  1. 《說文解字》:除“老/考”外,還有如“舟/船”(《舟部》:“舟,船也”;《舟部》段注引《方言》等說明其互訓關系)、“頂/颠”(《頁部》:“頂,颠也”;“颠,頂也”)等經典例子。
  2. 《爾雅》:作為最早的訓诂專著,《爾雅·釋宮》有“宮謂之室,室謂之宮”,清晰地展示了互訓模式。

三、作用與價值

  1. 揭示同義關系:最直接地表明兩個詞在特定語境或義項上可以互換使用。
  2. 構建詞義網絡:通過互訓關系,将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聯繫起來,有助于理解詞彙系統。
  3. 輔助閱讀古籍:為解讀古代文獻中同義詞的運用提供了依據。
  4. 詞典編纂基礎:為後世字典、詞典的釋義方式奠定了基礎,尤其在處理同義詞條時。

四、局限性及注意點

互訓雖簡潔,但也有其局限:

五、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六、現代研究與意義

現代語言學及詞典學仍重視互訓研究,它有助于: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互訓”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訓诂學中的核心含義(權威解釋)

在語言學中,互訓指用同義詞相互注釋的訓诂方法。例如:

  1. 《說文解字》中“老,考也;考,老也”
  2. 《爾雅》中“宮謂之室,室謂之宮”
  3. 其他例證:如“禛,福也;祥,福也”(《說文解字》互訓案例)

特點:強調字詞間的意義對等性,主要用于古籍注解,是傳統訓诂學的重要方式。

二、現代教育中的引申義(非主流用法)

少數資料提到“互訓”可引申為師生或學生間相互傳授知識的方法,強調教學互動性。但需注意:

補充說明

在學術寫作中,優先采用訓诂學定義。若涉及現代教育場景使用該詞,建議結合上下文明确其具體指向,或改用“互動教學”“協作學習”等更通用的表述。

别人正在浏覽...

百鍊刀寶塔迸擊逼骨不當不利市才皃巉嵒敕號綷縩登三都廣斷紋遁世離俗蜚龍忿忮革孽宮居過屠門而大嚼固讓鼓脅駭水還摯惶懼嘉遯嫁狗逐狗奸牙假赈積囤姬姜雞瘟局牗摳心挖肚類聚群分隆俊馬燈調媚曲夢刀嘔喁輕藐權知府日本上分慎軀蛇入鼠出守侯摔喪說鐵騎兒四平圖案圖畫秃頭秃腦望秩無冬無夏仙界宵形小修襲承西候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