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活死人的意思、活死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活死人的解釋

[dolt] 〈方〉∶指遲鈍笨拙而無用的人(罵人的話)

詳細解釋

(1).謂生時屏絕人事,以死自比的人。 清 翟灏 《通俗編·品目》:“《鄭元祐集》《活死人窩歌》,為 番陽 胡道元 賦。”

(2).多指老朽或毫無生氣的人。 清 趙翼 《稚存說述庵侍郎近狀尚無恙喜賦》詩:“詩文採到新先輩,聾瞽幾成活死人。” 阿英 《<現代名家隨筆叢選>序記》:“長此這樣下去,我想,‘文章’固然要成為‘擺設’,就是‘擺設’的制作者,也都将變成‘新鮮的活死人’,‘消閑的陳列品’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活死人”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原義與引申義

  1. 本義
    指生時屏絕人事、以死自比的人,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清代《通俗編》記載的“活死人窩歌”,描述隱士或超脫世俗者的狀态。

  2. 比喻義
    多用于貶義,形容老朽、遲鈍或毫無生氣的人,類似“行屍走肉”。例如方言中罵人“活死人”,暗指對方無能或麻木。

二、現代文化中的衍生含義

  1. 喪屍形象
    受影視作品影響,“活死人”常被等同于“喪屍”,指半死半活、行動遲緩且具有傳染性的虛構生物。這類形象通常群體行動,通過咬傷傳播病毒。

  2. 狀态描述
    可比喻人處于機械麻木的生活狀态,缺乏情感或目标,如“他每天重複工作,像個活死人”。

三、用法與同義詞

來源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定義及文化語境,如需更詳細考證,可查閱相關文獻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活死人:詞義解釋

“活死人”一詞形容的是一個人生理上還活着,但精神上已經死去的狀态。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精神憔悴、毫無生氣或毫無希望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活死人”一詞的部首是“午”和“歹”,其中“午”通常指的是牛的角,而“歹”則表示“死亡”。根據部首和筆畫,這個詞的拆分可寫為:「活」(5畫)+「死」(4畫)+「人」(2畫)。

來源和繁體寫法

“活死人”一詞最早見于《封神演義》,是一本中國神話小說。這個詞在繁體字中寫作「活死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對于“活死人”這個詞,沒有明确的古代寫法記錄。

例句

1. 他看起來精神恍惚,活活像個活死人。

2. 破敗的城市給人一種活死人一般的感覺。

組詞

活死人常見的組詞包括:活死人舞、活死人裝、活死人狀态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呆若木雞、木讷無神、死氣沉沉

反義詞:活力四溢、精神煥發、生龍活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