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 山西省 霍縣 東南。《周禮·夏官·職方氏》:“ 河 内曰 冀州 ,其山鎮曰 霍山 。” 鄭玄 注:“ 霍山 在 彘陽 。”按 彘陽 後漢 時改 永安縣 ,即今 山西省 霍縣 。
(2). 安徽 天柱山 的别名。在 安徽省 潛山縣 。 漢武帝 以 衡山 遼曠,移嶽祠于 天柱山 ,以後俗人呼之為南嶽,故又名 天柱山 為 霍山 。《漢書·武帝紀》“登 灊 天柱山 ” 唐 顔師古 注:“ 應劭 曰:‘灊音若潛,南嶽 霍山 在 灊 , 灊 ,縣名,屬 廬江 。’ 文穎 曰:‘ 天柱山 在 灊縣 南,有祠。’”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禹江山水澤地所在》:“ 霍山 為南嶽,在 廬江 灊縣 西南, 天柱山 也。”
(3).在今 廣東省 龍川縣 東北。傳說 秦 時有 霍龍 避亂隱居于此,遇真人給他金液還生丹,功成仙去。後人因以霍名山。 宋 蘇轼 《江漲用過韻》:“已連漲海白,尚帶 霍山 緑。” 王文诰 輯注引 查慎行 曰:“《廣東舊志》:‘ 霍山 在 龍川縣 北一百裡。’”
“霍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涉及地理名稱和曆史文化的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地理位置
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總面積約2043平方公裡,人口約36.5萬,轄16個鄉鎮。東鄰舒城、嶽西,南接太湖及湖北英山,西連湖北羅田,北靠金寨。
曆史沿革
生态與文化
森林覆蓋率71.9%,生物物種超6500種,是大别山生态核心區。
地理與地位
位于山西省霍州市東南,古稱“太嶽山”,是古代冀州的“中嶽”,後為五鎮之首(北方鎮山)。最高峰五龍壑海拔2500米,南北綿延200公裡。
曆史意義
安徽省天柱山别名
漢武帝曾移南嶽祭祀至天柱山(今安徽潛山縣),故天柱山亦稱“霍山”。
廣東省龍川縣霍山
傳說秦代霍龍隱居于此得道,山名源于此,屬神話色彩的地名。
“霍山”需結合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地詳情,可查閱對應來源。
《霍山》是一個地名,指的是中國安徽省六安市境内的霍山縣。它是一個以山地為主的縣城,地處皖蘇贛三省交界處,被譽為“大别山地區的明珠”。除此之外,《霍山》也可以是一個姓氏,但在這裡我們主要讨論地名的含義。
《霍山》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左邊的部分是“雨”字的上面一個“肌”字部首,右邊的部分是“山”字。根據這個部首和筆畫的組合,可以确定它的讀音是“huò”。
《霍山》這個地名來源于霍山縣。它的字形在繁體中與簡體相近,隻是多了一點筆畫的差别。繁體中的《霍山》字分别是由“雨”字的上面一個“肌”字部首和“山”字組成。
關于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對于《霍山》并沒有具體的資料。因為《霍山》這個地名所使用的字形較為簡單,不太會出現較大的改動或變體。
1. 我打算去霍山縣登山。
2. 霍山縣的風景非常優美。
組詞:霍山縣、霍山中學、霍山大道。
近義詞:霍城、霍州。
反義詞:盤山、坡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