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魂識的意思、魂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魂識的解釋

心靈;魂靈。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甘意搖骨體,豔詞動魂識。”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八:“汝昔從招讨出征,今招讨歸而汝死矣。汝之魂識,亦能從招讨以歸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魂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ún shí,其核心含義涉及人的精神層面,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人的精神意識與思想感情,強調對内心世界的認知與理解。其中“魂”代表精神本質,“識”則指認知能力,組合後體現對自我或他人内在狀态的感知。

  2. 詞義延伸與争議
    部分文獻(如)将其歸類為成語,但多數權威來源(如、3)僅定義為普通詞語。其解釋存在細微差異:

    • 側重精神意識:如“思想感情的認識”;
    • 直指靈魂本體:如“心靈;魂靈”。
  3. 文獻用例
    該詞在古代文學中已有應用,例如:

    •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用“豔詞動魂識”形容文字對精神的感染力;
    • 宋代《鶴林玉露》以“魂識”指代亡者的靈魂歸處。
  4. 現代用法示例
    常見于文學或哲學語境,如:“血脈相通對魂識有益”(例句),此處指精神層面的關聯。

提示:若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文心雕龍》或《鶴林玉露》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魂識的意思及相關信息

魂識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魂和識。它的拆分部首是魂和識,其中魂部讀作hún,識部讀作shí,也可以獨立使用。

魂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指靈魂的意識或感知能力。在傳統文化中,認為人的魂魄具有感知、認知和意識的能力,因此魂識一詞用來描述這種精神層面的感知能力。

魂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由魂和識這兩個部首組成。

古代漢字中關于魂識的寫法有一些變化,比如“魂”字古代寫法中是以“鬼”字為部首,寫為“鬼、魂”,而“靈”字是其繁體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魂識的例句:

  1. 他的魂識充滿了智慧和洞察力。
  2. 在冥冥之中,她能感知到靈魂的魂識。
  3. 修行的目的是提升魂識的純淨度。

魂識的一些相關組詞有:

與魂識相反的詞有:

總之,魂識是用來描述靈魂的意識或感知能力的詞語。它在傳統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來描述人類精神層面的認知能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