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昏墊的意思、昏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昏墊的解釋

陷溺。指困于水災。亦指水患,災害。《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 孔穎達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無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災也。 鄭 雲:‘昏,沒也;墊,陷也。 禹 言洪水之時,人有沒陷之害。’” 南朝 宋 謝靈運 《遊南亭》詩:“久痗昏墊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龔舍人書》:“比聞天子念東南之民困于昏墊,輟侍從之臣,親至其地以勞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籌河篇下》:“ 沁水 濁悍衝決,使北行入 運 ,則 衛輝 必有昏墊之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昏墊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陷溺于困境而迷惘無措的狀态,多用于形容人遭遇災禍或精神困頓時的迷失與痛苦。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本義構成

    “昏”本指日暮昏暗,引申為神志不清或迷亂(《說文解字》:“昏,日冥也”);“墊”原指地面下陷(《說文》:“墊,下也”),後擴展為陷溺、困頓。二字組合後,形容人如墜黑暗深淵,身心俱困。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5冊,第1283頁;《王力古漢語字典》第102頁。

  2. 經典出處

    最早見于《尚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描述上古洪水肆虐時民衆陷于溺斃之災的絕望狀态。東漢鄭玄注:“昏,沒也;墊,陷也。民有沒陷之害。”

    來源:《尚書正義》卷五;鄭玄《尚書注》。

二、引申義與用法

  1. 自然災禍中的困境

    古代文獻多用于描寫水患導緻的生存危機,如宋代朱熹《論語集注》引“昏墊”喻百姓受難:“如陷泥淖,莫能自脫。”

    來源:《朱子語類》卷七十八。

  2. 精神層面的迷失

    明清時期引申指心智困頓,如清代黃宗羲《明儒學案》評王陽明後學:“溺于虛見,遂成昏墊。”批評學者陷入空談而迷失本心。

    來源:《明儒學案·浙中王門學案二》。

三、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僅見于研究典籍或文學創作中。例如:“戰亂中的流民昏墊于途,不知所歸。”(仿古文體)需注意其強烈的負面色彩與文言特征,日常交流宜用“困頓”“迷茫”等替代詞。

來源:《古漢語詞彙學導論》(張雙棣著)第201頁。

網絡擴展解釋

“昏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和來源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水患、災害(古籍常用義)

2.疲倦困乏(現代引申義)

綜合對比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及相關注疏,或查閱古代水利文獻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百戰不殆邦土表的碧鹳雀擯畔賓興慘不忍睹側筆倡條成昆鐵路晨裝穿過垂耳下首麤懆雕喙頂門骨短衣窄袖二藏更成顧兔謊捏護書警肅儆息錦繡山河峻岨居下讪上扣墀枯藤栊枞律乘旅歌摹字拈搭逆施女寵平衍清哀氣輿峮嶙岖嵠攘獄人君人證襦袴謡三首六臂賞慶少将蛇蟲水落石出窴滅通理途水外合裡差委身威武委要文治謏學洗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