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墊的意思、昏墊的詳細解釋
昏墊的解釋
陷溺。指困于水災。亦指水患,災害。《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 孔穎達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無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災也。 鄭 雲:‘昏,沒也;墊,陷也。 禹 言洪水之時,人有沒陷之害。’” 南朝 宋 謝靈運 《遊南亭》詩:“久痗昏墊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龔舍人書》:“比聞天子念東南之民困于昏墊,輟侍從之臣,親至其地以勞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籌河篇下》:“ 沁水 濁悍衝決,使北行入 運 ,則 衛輝 必有昏墊之虞。”
詞語分解
- 昏的解釋 昏 ū 天剛黑的時候:黃昏。昏曉(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媙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視問安)。 暗而無光:昏暗。昏黑。 惑亂:昏愦。昏聩。昏庸。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覺:發
- 墊的解釋 墊 (墊) à 襯在底下或鋪在上面:墊高。墊平。墊背。墊腳石(喻被人用來往上爬)。 用來襯、鋪的東西:墊子。墊褥。 替人暫付款項:墊款。墊付。墊支。 陷沉,淹沒:墊沒(?)。墊陷。 填補空缺:墊補。
網絡擴展解釋
“昏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和來源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水患、災害(古籍常用義)
- 基本含義:指因洪水等自然災害而陷入困境,形容百姓被水災淹沒或困擾的狀态。這一解釋源自《尚書·益稷》中的記載:“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
- 詳細解析:
- “昏”通“惽”,意為淹沒、迷失;“墊”指下陷、沉溺。合起來表示人民在洪水中掙紮求生,精神與肉體均受困(見孔穎達疏)。
- 後世如宋代王安石、清代魏源等文人作品中,均用此詞描述水患帶來的災難。例如:“沁水濁悍衝決,使北行入運,則衛輝必有昏墊之虞。”
2.疲倦困乏(現代引申義)
- 基本含義:形容人因疲勞而昏沉迷糊的狀态,如同“腦袋下墊着讓人昏沉的墊子”。
- 注意:此用法多見于現代網絡或部分辭書,權威性相對較低,可能是對古義的引申或誤用。
綜合對比
- 古籍權威性:漢典、查字典等高權威來源均以“水患”為核心解釋。
- 現代用法:形容疲倦的釋義較少見,且缺乏經典文獻支撐,建議優先采用“水災困境”的原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及相關注疏,或查閱古代水利文獻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1. 昏墊的意思
《昏墊》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種用來遮擋光線的布料或墊子。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昏(日) + 墊(土)
昏字的筆畫數為8,墊字的筆畫數為13。
3. 來源
《昏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可以在宋代的文獻中找到相關記載。《昏墊》常用于形容室内的光線昏暗,需要用布料或墊子來遮擋光線。
4. 繁體
《昏墊》的繁體字為「昏墊」。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墊」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古時《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廠土丶才」,表示起初是用土堆起的墊子。漢朝的《字書》中将它寫為「土攵韋」,新增了攵和韋兩個部分。
6. 例句
他用一塊昏墊擋住了窗戶,讓房間變得更昏暗。
7. 組詞
昏墊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相關詞語,如:昏墊磚(指用來遮擋光線的磚塊)、昏墊簾(指用來遮擋光線的簾子)。
8.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遮光布、遮光墊、窗簾等。
9.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是:透光布、明墊、明亮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