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虎口餘生的意思、虎口餘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虎口餘生的解釋

[survive a disaster;have a narrow escape] 從老虎嘴邊逃出性命。比喻經曆大危險僥幸不死

況我本是虎口餘生,諸事久已看破。——清· 李汝珍《鏡花緣》

詳細解釋

比喻經曆極大的危險,僥幸得生。 唐 劉長卿 《按複後歸睦州贈苗侍禦》詩:“羊腸留覆轍,虎口脫餘生。”《人民日報》1981.2.17:“我和 振羽同志 差不多二十年不見面了……虎口餘生,久别重逢,我們格外高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虎口餘生”是一個形容從極度危險中僥幸存活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文獻:
    • 出自《莊子·盜跖》,孔子自述“幾不免虎口哉”,形容險境。
  2. 後世引用:
    • 唐代劉長卿詩句“虎口脫餘生”進一步強化其文學性。
    • 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用“虎口餘生”表達劫後餘生的豁達。

三、用法與結構


四、相關故事

宋朝朱泰為母采藥遇虎,老虎因他孝心松口離去,使其“虎口餘生”。該故事凸顯了孝道與奇迹脫險的主題。


五、近義與反義詞


提示:不同文獻對出處記載略有差異,需結合上下文理解。更多故事細節可參考《鏡花緣》或宋代民間傳說。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虎口餘生的意思

《虎口餘生》是一個成語,意指在面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幸存下來。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們在生活中遭受巨大困難、危險或挫折後仍然能夠保住性命或脫險。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虎口餘生》的部首是虍(老虎的象形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與繁體字

《虎口餘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竹書紀年》和《兒女英雄傳》等文獻中。在這些文獻中,虎口指的是臨險的地方,如懸崖或深坑等。繁體字中,《虎口餘生》的“餘”字在正體中寫作“餘”。繁體字“餘”中的“食”表示食物,而“與”則表示拿到。所以,“餘”就表示吃剩下來的食物,間接引申為幸存下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虎口餘生》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具體而言,《虎口餘生》的古寫法為“虎穴餘生”,強調了躲過虎穴并幸存下來的含義。

例句

他經曆了一次車禍,從車禍的“虎口”中“餘生”而來。

組詞

虎口、餘生、虎穴、生還

近義詞

死裡逃生、死裡求生、險中求存

反義詞

一夫當關、不能進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