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回祝的意思、回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回祝的解釋

回祿 祝融 的并稱。兩者均為傳說中的火神名,後因以代稱火災。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鹹豐 庚申,西事孔棘, 津門 被兵,靈囿曲臺付之回祝。”參見“ 回祿 ”、“ 祝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回祝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回”和“祝”兩個語素構成。從構詞法分析,“回”表示回應、回報的動作,“祝”指用言語表達美好願望。二者組合後,其核心語義為“以祝福回應祝福”,屬于禮俗交際中的互動行為。例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将其定義為“對他人給予的祝福作出相同性質的回應”。

該詞常見于傳統節慶場景,如春節拜年時,甲方向乙方道賀“新年快樂”,乙方以“回祝您阖家安康”作答,體現了中華文化“禮尚往來”的交際原則。據《中華禮俗辭典》記載,這種語言互動可追溯至周代“賓主獻酬”之禮,通過語言符號的對稱交換維系人際關系平衡。

在語法功能上,“回祝”既可作謂語(如“他回祝了對方的賀詞”),也可構成偏正短語(如“回祝的話語”)。《現代漢語虛詞詞典》指出,其動作指向性較強,常需搭配賓語使用,形成“回祝+對象+内容”的完整語義結構。

網絡擴展解釋

“回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一、傳統含義(代指火災)

  1. 詞源與構成
    “回祝”是“回祿”與“祝融”的并稱,兩者均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火神名。其中:

    • 回祿:常被單獨用來指代火災,如《左傳》中記載的火災事件。
    • 祝融:既是火神,又是南方之神,後也引申為火災的代稱。
  2. 引申含義
    因二者均與火相關,古人常以“回祝”合稱代指火災。例如清代陳康祺《郎潛紀聞》中“靈囿曲臺付之回祝”,即描述建築毀于火災。

  3. 文學用例

    • 明代薛瑄《望海歌》:“三韓之西日本東,元冥少昊回祝融。”
    • 元代倪道原詩句:“列嶽遍祠回祝冊”,均借“回祝”暗喻火事。

二、現代延伸用法(祝福相關)

在當代網絡語境中,“回祝”偶爾被用作“回複祝福”的簡寫,例如:“你回,或者不回,祝福就在那裡”(例句)。但這種用法屬于非傳統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八行書邦士冰河期筆陣稱褒穿心蓮淳笃綽綽有餘等會兒砥操牒文獨斷專行翻案發聞風雲叱咤哥子拱把攻無不克海艘撝謙魂色跏趺計律救禍渴暍雷達站連蹇令妹龍尾石漫流綿憊木事逆耳良言甯可氣急敗壞親近茕弱禳除仁者樂山曬田商品生産始末緣由獸伏手術稅馬順趨書疏送字遂匠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頭籌偉幹午飯嫺婉霄冥銷停淆雜隙憾心弛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