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綳席的意思、綳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綳席的解释

亦作“绷褯”。婴儿的包被。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上始览锦衾,与嬪御大笑曰:‘此不足以为婴儿綳蓆,曷能为我被耶?’” 宋 赵叔向 《肯綮录·俚俗字义》:“小儿衣曰绷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綳席”一词,目前并未在权威文献或常用词典中找到明确释义。根据现有资料和字形推测,可能存在以下情况需注意:

  1. 词形存疑:

    • “綳”字在现代汉语中多作“绷”(bēng),指拉紧或包扎,与“席”组合缺乏明确关联。
    • 可能是“蓆”(草席的繁体)的误写,或与“苮席”(细莞编织的席,见)、“衽席”(卧席/宴席,见)等词混淆。
  2. 近义参考:

    • 若指编织工艺,可参考“苮席”:用细莞草编织,见于《南齐书》记载()。
    • 若指宴席场景,则“轠席”指连属宴饮(),“胙席”为祭祀酒席()。

建议:请确认词语的正确写法或提供上下文,以便进一步分析。若需了解其他古代席具或宴席类词汇,可参考上述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綳席(bēng xí)是一个汉字词,它的意思是用竹、藤等编织成的席子。这个词可以分解为“糸”和“席”两个部首。 根据笔画计算,綳席这个词总共有14个笔画。 綳席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人们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就开始用竹子、藤条等材料编织席子,这就是綳席的来源。 綳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写作「綳席」这样两个字。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綳席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綳席的写法有所差异,如隶书、篆书等各种古代字体中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例句: 请给我一张綳席,我想在客厅里躺一会儿。 綳席的相关词汇包括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组词可能包括綳織(bēng zhī,编织)、綳褥(bēng rù,席褥)等。近义词可能包括竹席、藤席等与綳席具有相似意思的词语。反义词则是与綳席相反的意思,可能包括棉被、床褥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给您提供相关信息。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