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麾下的意思、麾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麾下的解釋

[Subordinates]即部下

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八百餘人。——《史記·項羽本紀》

急呼麾下驅出斬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Your Excellency;those under one's command] 敬辭,稱将帥

願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三國志·吳志·張紘傳》

詳細解釋

1.謂将旗之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獨二人及從奴十數騎馳入 吳 軍,至 吳 将麾下,所殺傷數十人。不得前,復馳還。” 唐 柳宗元 《貞符》詩序:“徒奮袒呼,犒迎義旅,讙動六合,至于麾下。”

2.即部下。《史記·秦本紀》:“ 繆公 與麾下馳追之,不能得 晉君 。”《後漢書·滕撫傳》:“ 撫 所得賞賜,盡分於麾下。”《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 威 ( 宋威 )因奏大渠死,擅縱麾下兵還 青州 。” 徐遲 《火中的鳳凰》:“他很擔心這一部偉大的戲曲總集已經給 齊督軍 麾下兵士持作柴炊。”

3.喻指在有權勢者的手下。《紅樓夢》第五三回:“男人隻有 賈芹 、 賈芸 、 賈菖 、 賈菱 四個--現在 鳳姐 麾下辦事的來了。”

4.對将帥的敬稱。《三國志·吳志·張紘傳》:“願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麾下”是一個漢語書面詞彙,主要有以下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指将帥的部下
    源自古代軍事指揮系統,“麾”本義為軍旗()。将領通過揮動旗幟指揮作戰,受其指揮的士兵即稱為“麾下”,如《史記·項羽本紀》中“麾下壯士騎從八百餘人”。

  2. 對将帥的敬稱
    作為尊稱時,直接用于稱呼将領本人,例如《三國志·吳志·張紘傳》中“願麾下重天授之姿”。

二、詞源演變
“麾”字由“麻”(形旁,表旗幟材質)和“軍”(聲旁,表軍事)構成,本義為指揮軍隊的旗幟()。因旗幟象征指揮權,“麾下”逐漸引申為受将領指揮的部隊,後擴展為對将領的尊稱。

三、用法示例

四、現代應用
現代多用于曆史、文學語境,或比喻性表達,如“某公司麾下團隊”。需注意其書面語屬性,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相關釋義綜合自《史記》《三國志》等典籍及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麾下》的意思

《麾下》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指揮的權力範圍之下的人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麾下》的部首為⺭(立旺)。

它的總筆畫數為16劃。

來源和繁體

《麾下》是一個在現代漢語中廣泛使用的詞語,源于古代的儒家經典《論語·子路》。其原文為:“麾之即去,奔之即來。”

在繁體字中,麾下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麾下的寫法稍有不同,用的是“隹”邊旁是舊字形,讀音與現代漢語中的“麾”相同。

例句

在戰場上,将軍麾下的士兵們奮勇作戰。

組詞

将麾下、部隊麾下、人才麾下

近義詞

麾下的近義詞包括指揮的權力範圍内、從屬、隸屬。

反義詞

麾下的反義詞有獨立、自治、獨攬大權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