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諱亡的意思、諱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諱亡的解釋

謂忌言亡國。 漢 劉向 《說苑·正谏》:“ 茅焦 至前,再拜謁,起,稱曰:‘臣聞之,夫有生者不諱死,有國者不諱亡。諱死者不可以得生,諱亡者不可以得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諱亡”是一個漢語詞語,出自漢代劉向的《說苑·正谏》,其核心含義為“忌言亡國”,指統治者或掌權者因忌諱而不願直面國家衰亡的現實問題。具體解釋如下:

  1. 出處與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說苑·正谏》中茅焦勸谏秦始皇的典故。茅焦直言:“有生者不諱死,有國者不諱亡”,強調若忌諱談論死亡和亡國,反而會導緻生存和國家存續的危機。

  2. 字義拆解

    • 諱:本義是避諱、忌諱,特指對敏感話題的回避,如帝王名諱、避談災禍等。
    • 亡:指滅亡、衰敗,此處特指國家的覆滅。
      組合後表示“因忌諱而避談國家滅亡的可能性”。
  3. 引申含義
    該詞常用于警示當權者需正視危機,不可因避諱問題而錯失解決問題的良機,體現了古代政治哲學中“居安思危”的智慧。例如《說苑》通過茅焦之口,批評了統治者諱疾忌醫的态度。

“諱亡”不僅是語言禁忌現象,更反映了古代治國理念中的深刻矛盾——回避問題可能導緻更嚴重的後果。這一概念對現代管理決策仍有啟示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諱亡》的意思

《諱亡》是一個成語,意為隱瞞死亡、不敢明說去世的消息。原指死者的家人或朋友為了掩飾悲痛或避免麻煩而不敢公開宣布死亡的事實。現在也用于指通過隱瞞真相或不敢直接面對現實來逃避問題或困難。

拆分部首和筆畫

《諱亡》的拆分部首是“言”和“亡”,其中“言”表示“話語”,“亡”表示“死亡”。它由12畫組成。

詞源和繁體

《諱亡》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暫無确切記載。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諱亡」。

古時代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諱亡》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古代的寫法已經不常見。具體古代的寫法需參考相關古籍。

例句

1. 他去世已經一個星期了,可是他家人一直在諱亡,沒有公開宣布他的死訊。

2. 這個政府不敢直面問題,總是諱亡實際情況,導緻很多問題無法得到解決。

組詞

1. 諱言:指避諱或隱瞞真相。

2. 諱死:指隱瞞或不敢公開宣布死亡的消息。

3. 諱葬:指隱瞞死者的葬禮或葬在何處的消息。

近義詞

避言、忌諱、回避、隱瞞、掩飾。

反義詞

公開、坦率、直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