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ll;be repulsively grey] 令人生厭的灰顔色
一看那灰不喇唧的飲料就惡心,别買了
“灰不喇唧”是一個口語化的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該詞多用于日常對話,通過疊詞“不喇唧”加強語氣,生動表達對灰暗事物的嫌棄。使用時需注意口語化場景,避免正式文體。
《灰不喇唧》是一種形容詞詞語,用來形容某物或某人的狀态或表現低迷、無精打采、無所適從或無動于衷。
《灰不喇唧》的部首是火(huǒ),總計8畫。
《灰不喇唧》一詞來源于方言,主要流行于中國的一些地區,如四川、重慶等。它是一種生動有趣的表達方式,用來形容懶散、無精打采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灰不喇唧》的寫法為「灰不喇嘟」。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我們可以使用「灰懷國」來表達灰不喇唧的含義。其中,「灰」是指心情低落、無精打采,「懷」表示悲傷、憂愁,「國」則代表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1. 他最近狀态真是灰不喇唧的,整天都沒有精神。
2. 當我對他的建議置之不理時,他隻是灰不喇唧地坐在那裡。
3. 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很慢,大家都灰不喇唧的。
1. 灰暗:指顔色暗淡,無光彩。
2. 灰心:指失去信心,對事物失去熱情。
3. 灰敗:形容失去活力,不再有生氣。
1. 精神萎靡:指精神疲憊、無精打采。
2. 無動于衷:表示對事物漠不關心、無所興趣。
3. 無精打采:形容情緒低落、無精神。
1. 活力四溢:形容充滿活力、精神飽滿。
2. 精神抖擻:指精神振奮、活力充沛。
3. 興高采烈:表示情緒高漲、非常開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