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虎步龍行的意思、虎步龍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虎步龍行的解釋

形容帝王的儀态不凡,如龍虎之姿。 柳棄疾 《寄少華甬上即效其體》詩之二:“虎步龍行屬 寄奴 ,一時 瑜亮 有 黃鬚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虎步龍行”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儀态莊重威嚴或英武不凡。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析該詞: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原指帝王的儀态如龍虎般威嚴莊重,後也用于形容将軍或傑出人物的英武姿态。

  2. 意象解讀
    “龍”象征尊貴與力量,“虎”代表勇猛與氣勢,兩者結合凸顯行走時步伐穩健、氣場強大的特質。


二、出處與演變

  1. 曆史淵源
    最早出自《宋書·武帝紀上》:“劉裕龍行虎步,視瞻不凡,恐不為人下,宜早為其所。”
    (注:原句為“龍行虎步”,後演變為“虎步龍行”,兩者含義相通。)

  2. 文學應用示例
    清代吳趼人《痛史》第十回:“隻見那人生得面如冠玉,唇若塗朱,眉清目秀,虎步龍行。”


三、用法與延伸

  1. 語法功能
    多作謂語或狀語,如“将軍虎步龍行,巡視軍營”。

  2.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龍行虎步、器宇軒昂、威風凜凜
    • 反義詞:卑躬屈膝、畏縮不前

四、文化内涵

該成語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帝王将相”理想形象的刻畫,既強調外在的威嚴儀态,也暗含内在的魄力與領導力。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曆史文獻引用,可參考《宋書》《痛史》等原始典籍,或通過漢典、搜狗百科等工具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虎步龍行》的意思

《虎步龍行》是一個成語,形容人的行動或氣勢非常強大且具有威嚴的樣子。它通常用來形容英勇、高傲、氣勢磅礴的人或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虎步龍行》的兩個字分别是“虎”和“行”。

“虎”字的部首是“虍”,它一共有五筆。

“行”字的部首是“行”,它一共有六筆。

來源和繁體

《虎步龍行》源自于《漢書·蘇武傳》中的蘇武自述:“王命蘇武厚幣,虎步龍行。”該成語既有贊美蘇武堅忍不屈的意思,也常用來形容人的英勇威嚴。

在繁體字中,虎步龍行的“虎”字為「虎」,行的“行”字為「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漢字寫法中,虎步龍行的“虎”字與現代漢字基本一緻。

而“行”字在古代的寫法是像「彳」加上「亍」的結構,表示“行走”的意思。

例句

1. 他以虎步龍行的姿态走進會議室,讓所有人都感到震撼。

2. 這部電影展現了主人公虎步龍行的戰鬥精神和決心。

組詞

勇往直前、奮勇前進、威勇凜凜

近義詞

威風凜凜、盛氣淩人、氣勢磅礴

反義詞

畏首畏尾、小心翼翼、膽小如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