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荒政的意思、荒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荒政的解釋

(1) [steps taken by government to relieve famine]∶為應付災荒而采取的赈災對策

(2) [neglect government affairs]∶政事荒疏

詳細解釋

赈濟饑荒的政令或措施。《周禮·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 鄭玄 注:“荒,兇年也。 鄭司農 雲:‘救飢之政,十有二品。’”《新唐書·王紹傳》:“是年,兵旱無年,詔戶部收闕官俸、稅茶及無名錢,以脩荒政。”《明史·李長庚傳》:“盡心荒政,民賴以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荒政是中國古代政治術語,指政府應對自然災害(尤指農業歉收引發的饑荒)所采取的一系列救濟政策與制度安排,其核心目标是穩定社會秩序、保障民生。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分層解析:


一、字義溯源


二、經典定義與政策内涵

據《周禮·地官·大司徒》最早系統記載,荒政包含十二項措施:

「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緩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幾,七曰眚禮,八曰殺哀,九曰蕃樂,十曰多昏,十一曰索鬼神,十二曰除盜賊。」

(參考來源:《周禮注疏》鄭玄注)

其政策框架可歸納為三類:

  1. 經濟救濟:發放糧食(散利)、減免賦稅(薄征)、暫停勞役(弛力);
  2. 社會調節:放寬山林禁令(舍禁)、簡化禮儀(眚禮)、鼓勵婚育(多昏);
  3. 司法寬緩:暫緩刑罰(緩刑)、嚴懲盜賊(除盜賊)。

三、曆史實踐與權威文獻佐證


四、現代延伸意義

當代語境下,「荒政」概念延伸至災害應急管理與社會保障制度,如國家糧食儲備體系、災害保險機制等,均承襲傳統荒政「預防-救濟-恢複」的邏輯内核(參考來源:《中國災害管理史》夏明方著)。


以上解析綜合古代典籍、制度史及現代學術研究,系統闡釋「荒政」的語義源流、政策内核及曆史實踐。

網絡擴展解釋

“荒政”是中國古代應對自然災害和饑荒的重要政策體系,具體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荒政指古代政府為應對災荒采取的救濟措施,包含兩層含義:

  1. 赈災對策:通過法令、制度緩解饑荒,保障民生;
  2. 政事荒疏:指政務管理混亂或怠慢,屬引申義。

二、曆史淵源與核心内容

源自《周禮·地官》的“荒政十二策”,系統提出12項救災措施:

  1. 散利:豐年儲糧,災年發放赈濟;
  2. 薄征:減免賦稅,減輕百姓負擔;
  3. 緩刑:寬宥犯罪,避免激化矛盾;
  4. 弛力:暫停徭役,讓民衆休養生息;
  5. 舍禁:開放山林河澤,允許百姓采集漁獵;
  6. 去幾:取消關卡市場稅;
  7. 眚禮:簡化吉禮儀式;
  8. 殺哀:縮減兇葬禮節;
  9. 蕃樂:禁止娛樂活動;
  10. 多昏:鼓勵婚配以穩定人口;
  11. 索鬼神:祭祀祈福消災;
  12. 除盜賊:嚴打犯罪維護治安。

三、延伸意義與影響

四、文獻依據

主要記載于《周禮》,後世如《新唐書》《明史》等史書均有實踐案例補充。

别人正在浏覽...

愛翫澳牐把火寶飾奔呼飙掃蔔夜車笠盟程子車脂出的疍民蹈拾大誰打賬訛倪蕃客法香給禀攻道關所過去未來海童紅麴黃金毀不滅性諱隱渾素火紅咭力骨碌金漢金蘭簿矜慎救滅九鑰蹶衂巨室開燠客亭赉賜廊下餐犂黑流水不腐,戶樞不蝼蠻估慢聲慢氣湓濞貧耗榮啟筮營松柹所遺宿豬脫逃僞情顯而易見陷搆絃轸校飾洗街心浮氣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