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荒政的意思、荒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荒政的解释

(1) [steps taken by government to relieve famine]∶为应付灾荒而采取的赈灾对策

(2) [neglect government affairs]∶政事荒疏

详细解释

赈济饥荒的政令或措施。《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 郑玄 注:“荒,凶年也。 郑司农 云:‘救飢之政,十有二品。’”《新唐书·王绍传》:“是年,兵旱无年,詔户部收闕官俸、税茶及无名钱,以脩荒政。”《明史·李长庚传》:“尽心荒政,民赖以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荒政是中国古代政治术语,指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尤指农业歉收引发的饥荒)所采取的一系列救济政策与制度安排,其核心目标是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生。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分层解析:


一、字义溯源


二、经典定义与政策内涵

据《周礼·地官·大司徒》最早系统记载,荒政包含十二项措施: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一曰索鬼神,十二曰除盗贼。」

(参考来源:《周礼注疏》郑玄注)

其政策框架可归纳为三类:

  1. 经济救济:发放粮食(散利)、减免赋税(薄征)、暂停劳役(弛力);
  2. 社会调节:放宽山林禁令(舍禁)、简化礼仪(眚礼)、鼓励婚育(多昏);
  3. 司法宽缓:暂缓刑罚(缓刑)、严惩盗贼(除盗贼)。

三、历史实践与权威文献佐证


四、现代延伸意义

当代语境下,「荒政」概念延伸至灾害应急管理与社会保障制度,如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灾害保险机制等,均承袭传统荒政「预防-救济-恢复」的逻辑内核(参考来源:《中国灾害管理史》夏明方著)。


以上解析综合古代典籍、制度史及现代学术研究,系统阐释「荒政」的语义源流、政策内核及历史实践。

网络扩展解释

“荒政”是中国古代应对自然灾害和饥荒的重要政策体系,具体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

荒政指古代政府为应对灾荒采取的救济措施,包含两层含义:

  1. 赈灾对策:通过法令、制度缓解饥荒,保障民生;
  2. 政事荒疏:指政务管理混乱或怠慢,属引申义。

二、历史渊源与核心内容

源自《周礼·地官》的“荒政十二策”,系统提出12项救灾措施:

  1. 散利:丰年储粮,灾年发放赈济;
  2. 薄征:减免赋税,减轻百姓负担;
  3. 缓刑:宽宥犯罪,避免激化矛盾;
  4. 弛力:暂停徭役,让民众休养生息;
  5. 舍禁:开放山林河泽,允许百姓采集渔猎;
  6. 去几:取消关卡市场税;
  7. 眚礼:简化吉礼仪式;
  8. 杀哀:缩减凶葬礼节;
  9. 蕃乐:禁止娱乐活动;
  10. 多昏:鼓励婚配以稳定人口;
  11. 索鬼神:祭祀祈福消灾;
  12. 除盗贼:严打犯罪维护治安。

三、延伸意义与影响

四、文献依据

主要记载于《周礼》,后世如《新唐书》《明史》等史书均有实践案例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

傍依报谒褊忿边寇辨似犨鸡穿崩炊臼之戚醇茂憁恫错臂打粮殚尽倒底的对点酥吊伤揲贯诋戏告饥高翼广譬曲谕画粉还不错画缯会章奸隐姣姣者皎茁惊豗惊世震俗谨状旧族科研撩东札西离惎遴选溜须媒稳婆谋选牌甲披露劝沮日怪鋭悍如一蛇米审定身壳思辨讨饶亭父投央推己及人王室王庭违傲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