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門北寺的意思、黃門北寺的詳細解釋
黃門北寺的解釋
“ 黃門北寺獄 ”的省稱。 清 吳偉業 《後東臯草堂歌》:“ 白社 青山 舊居在,黃門北寺捕車來。”
詞語分解
- 黃門的解釋 .宮禁。《漢書·西域傳贊》:“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通典·職官三》:“凡禁門黃闥,故號黃門。”.官署名。《漢書·霍光傳》:“上乃使黃門畫者畫 周公 負 成王 朝諸侯以賜 光 。” 顔
- 北寺的解釋 .監獄名。《後漢書·陳敬王劉羨傳》:“﹝ 靈帝 ﹞詔檻車傳送 愔 、 遷 詣北寺詔獄。”《南史·王融傳》:“ 融 被收,朋友部曲,參問北寺,相繼於道。” 清 吳偉業 《後東臯草堂歌》詩:“白社青山舊
網絡擴展解釋
“黃門北寺”是東漢時期由宦官控制的監獄名稱,全稱為“黃門北寺獄”。以下是綜合曆史文獻的詳細解釋:
1.詞義來源與性質
“黃門”原指皇宮禁門,後泛指宮禁之地;“北寺”為東漢北宮内宦官官署所在地。黃門北寺獄是宦官集團在宮禁内設置的诏獄(皇帝直接下令審理案件的監獄),主要用于鎮壓反對宦官專權的士大夫群體。
2.設立背景與作用
- 政治背景:東漢中後期,宦官勢力膨脹,與外戚、士大夫矛盾激化。桓帝時期,宦官單超等誅滅外戚梁冀後掌權,為鞏固勢力設立此獄。
- 功能特點:該獄由宦官直接管理,可避開外朝官員審查,通過矯诏或唆使皇帝下诏捕人,實施非法刑訊甚至虐殺,成為宦官鏟除異己的工具。
3.典型案例
- 黨锢之禍:延熹九年(166年),司隸校尉李膺等200餘名“黨人”被誣陷下獄,親屬連坐,北寺獄成為迫害士人的重要場所。
- 李雲事件:白馬縣令李雲因上書批評桓帝封賞宦官,被“诏尚書都護劍戟送黃門北寺獄”,反映其作為政治鎮壓工具的性質。
4.地理位置與消亡
- 位置:位于洛陽北宮,因桓帝常駐北宮而成為政治中心,便于宦官控制。
- 消亡:隨着漢末宦官集團失勢,黃門北寺獄逐漸失去作用,最終毀滅。
5.文學引用
清代吳偉業《後東臯草堂歌》中“黃門北寺捕車來”一句,借曆史典故暗喻政治迫害,體現該詞在後世的文化象征意義。
“黃門北寺”不僅是東漢特定監獄的簡稱,更是宦官專權、司法腐敗的象征,反映了當時激烈的政治鬥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門北寺
《黃門北寺》是一個成語,拆分部首為黃門(⻨、門)和北寺(⻖、午、北)。
《黃門北寺》來源于《孟子·離婆上》,原指黃門官員去北寺祭祀,形容行為得體莊重。
繁體字為《黃門北寺》。
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黃門北寺」。
例句:他在朝廷任職期間,始終行事莊重得體,可謂是一個活生生的《黃門北寺》。
組詞:黃門、北寺、莊重、得體。
近義詞:莊重、端莊、肅穆。
反義詞:輕浮、放蕩、庸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