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婆的意思、黃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婆的解釋

(1).道教煉丹的術語。認為脾内涎能養其他髒腑,所以叫黃婆。 唐 呂岩 《七言》:“九盞水中煎赤子,一輪火内養黃婆。” 宋 蘇轼 《與孫運勾書》:“脾能母養餘臟,故養生家謂之黃婆。” 元 鄧玉賓 《端正好》套曲:“金鼎烹鉛,玉爐抽汞,媒合是黃婆,匹配在丹房。”《西遊記》第二三回:“木母金公原自合,黃婆赤子本無差。”

(2).即 黃道婆 。 元 代女紡織技術革新家。 清 高不骞 《烏泾夜尋黃母祠故址詩》:“吉貝蠻方物,今栽此地多。職方資赤子,取法自 黃婆 。” 清 錢載 《木棉歎》詩:“ 黃婆廟 , 烏泥涇 ,天晴獻雞酒,願乞 黃婆 靈。”參閱 元 王逢 《黃道婆祠》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婆”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道教術語

  1. 生理概念
    指脾液或脾髒在養生中的作用。道教認為脾屬土、色黃,具有滋養其他髒腑的功能,故稱“黃婆”。如蘇轼在《與孫運勾書》中提到“脾能母養餘髒”,《西遊記》中也有“黃婆赤子”的煉丹隱喻。

  2. 修煉隱喻
    在道家内丹理論中,“黃婆”象征調和神與氣的媒介,代表“真意”或“中土”。需心意甯靜時,才能促使心腎相交、真氣發動。此概念與五行中脾胃屬土的定位相關。

二、人物代稱

指黃道婆(約1245—1330年),元代著名紡織技術革新家。她推廣了棉紡織技術改良,但因古籍中常以“黃婆”簡稱,需結合語境區分。例如清代文獻中“黃婆”即指其人。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婆:詞義解釋

《黃婆》一詞指的是古代民間角色或女性形象的代稱,多表示中年或老年婦女。她常常是一位外表憔悴而精明能幹的老婆子,具有一定的醫術、占卜等特殊技能。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

黃婆: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婆》的拆分部首是「黃」(huáng)和「婆」(pó),分别屬于「黑」和「女」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其中「黃」為6畫,「婆」為6畫。

黃婆:來源

《黃婆》這個詞的曆史淵源較為複雜,但主要源自于漢代傳說和民間故事。“黃婆”一詞可能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描述了一個被稱為“黃婆”的婆婆,在民衆中享有崇高的聲譽。後來,《漢書》裡的故事發展成了民間故事,成為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角色。

黃婆:繁體

《黃婆》的繁體字為「黃婆」,是指其在繁體字書寫形式中的變體。

黃婆: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幾乎沒有什麼“黃婆”的特定寫法。因為《黃婆》一詞主要是由傳說和故事流傳的,它并非一個正式的稱呼或漢字,所以在古時候的書寫中沒有固定的寫法。

黃婆:例句

1. 他找了一位經驗豐富的黃婆,希望能夠治好妻子的病。

2. 據說這個村子裡住着一位特别厲害的黃婆,能蔔算命運。

黃婆: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黃姨、黃婆婆、黃大娘、黃媽媽

近義詞:鄉下老太太、農村婆婆、老婆婆

反義詞:小姑娘、妙齡少女、年輕婦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