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促的意思、惶促的詳細解釋
惶促的解釋
惶恐拘謹。《後漢書·鄭興傳》:“今陛下高明而羣臣惶促,宜留恩柔剋之政,垂意《洪範》之法,博採廣謀,納羣下之策。”
詞語分解
- 惶的解釋 惶 á 恐懼:惶怖。惶恐。惶懼。惶惶。惶惑(疑懼)。惶窘。惶遽。驚惶。惶惶不可終日。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促的解釋 促 ù 近,時間緊迫:促膝。促席(坐近)。急促。短促。倉促。 催,推動:促使。促進。敦促。督促。催促。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惶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拼音:huáng cù(注音:ㄏㄨㄤˊ ㄘㄨˋ)
- 含義:形容因惶恐不安而表現出的拘謹狀态,常指人在緊張、壓力下的不自然反應。
二、詞義解析
-
結構分析:
- “惶”:表示恐懼、驚慌,如“惶恐”“驚惶”。
- “促”:可指急促、局促,引申為緊張或約束感。
- 組合義:因内心不安導緻行為拘謹,常見于描述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狀态。
-
出處與例句:
- 源自《後漢書·鄭興傳》:“今陛下高明而羣臣惶促,宜留恩柔剋之政……”(意為君主聖明而臣子惶恐拘謹,需以寬和政策緩解)。
三、用法與擴展
- 近義詞:惶恐不安、局促不安。
- 反義詞:從容自若、泰然處之。
- 適用場景:多用于書面語,描述人際交往、職場等場合因敬畏或壓力産生的拘束感。
四、英文釋義
- 可譯為"nervous and restrained" 或"apprehensively constrained"。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線上詞典(如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惶促》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惶促》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心慌意亂,匆忙無序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惶促》的部首是心字旁,拆分為兩個部分:忄(心)和俞(虍)。它總共有12畫。
來源
《惶促》一詞的典故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例如《紅樓夢》中有多處描寫了人們的“惶促”心情。
繁體
《惶促》的繁體字為「惶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惶促》的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隻是在字形細節上略有差别。
例句
1. 他聽到火警的聲音,立刻變得惶促起來。
2. 考試倒計時,學生們的步伐變得越來越惶促。
3. 他突然想起還有一個重要會議忘記準備,心情變得非常惶促。
組詞
組詞有:惶急、惶然、匆促。
近義詞
近義詞有:慌張、忙亂、着急。
反義詞
反義詞有:從容、悠閑、安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