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浣帛的意思、浣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浣帛的解釋

亦作“澣帛”。經過煮練染色的絲織品。多用作祭服。《禮記·禮運》:“衣其澣帛,醴醆以獻。” 鄭玄 注:“澣帛,練染以為祭服。”《孔子家語·問禮》:“衣其浣帛,醴醆以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浣帛”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浣帛”指經過煮練、染色處理的絲織品,多用于古代祭服制作。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1. 工藝層面:指對絲織品進行加工,包括浸泡、洗滌、染色等步驟。
  2. 用途層面:特指祭祀場合穿着的服飾,體現古代禮制中對祭服潔淨度的要求。

二、文獻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禮運》:“衣其澣帛,醴醆以獻。”鄭玄注解為“練染以為祭服”,說明其與祭祀儀式的關聯性。《孔子家語·問禮》中亦有類似記載。

三、延伸解讀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出其具有比喻義,引申為“修身養性,滌除心靈污垢”。這種解釋可能源于“浣”字本身的洗滌意象,但需注意:傳統典籍中未見此引申用法,屬于現代語境下的擴展理解。

四、語言特征


建議需要更完整的古籍用例,可參考《禮記》鄭玄注本或《孔子家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浣帛

浣帛(huàn bó),指洗滌手中的細軟白絹,也用來比喻修整文章或敕令。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浣:水旁、寸 帛:巾、十、機

來源

《莊子·南華經·告子》:“山木自寇,行寒者自盜,吾未見閨門開而不潔者也。《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父誨之曰:‘殆哉!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哲人賢者君子之心,日浣其心;愚者衆庶人之心,日濯其心。’豈衆人之心哉?豈吾之心哉?其躬也察矣。’”可見“浣帛”一詞最早出自莊子。

繁體

還箔

古時候漢字寫法

浣帛并不是古代的字,它的曆史并不太長,所以在古時候并沒有一種明确的漢字寫法。

例句

他用詩意的文筆浣帛了那篇文字。

組詞

浣衣、帛書、絹帛

近義詞

洗淨、清洗

反義詞

髒污、不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