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懷服的意思、懷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懷服的解釋

亦作“ 懷伏 ”。1.内心順服。《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小國不困,懷服如歸。”《魏書·序紀·思帝》:“政崇寬簡,百姓懷服。”

(2).懷柔之使順服。《漢書·息夫躬傳》:“中國常以威信懷伏夷狄, 躬 欲逆詐造不信之謀,不可許。”《續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曆六年》:“蠻驟勝方驕,未易懷服,宜須秋冬進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懷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内心順服
    指因德行感化或政策寬厚,使人心悅誠服。例如:

    •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提到“小國不困,懷服如歸”,意為小國不受壓迫,自然誠心歸附。
    • 《魏書·序紀》記載“政崇寬簡,百姓懷服”,強調寬松政策使民衆信服。
  2. 懷柔之策使順服
    指通過安撫手段使他人歸順,常見于古代對外族或鄰國的策略。例如:

    • 《漢書·息夫躬傳》稱“中國常以威信懷伏夷狄”,說明以威望和誠信感化外族。
    • 《續資治通鑒》提到“蠻驟勝方驕,未易懷服”,反映對強敵需用懷柔手段。

二、延伸說明

三、應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描述政治治理或人際關系的和諧狀态,如“懷服遠人”“德政懷服”等表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關成語,可參考《左傳》《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懷服的意思

《懷服》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對某人去世或遭受不幸的感歎和哀悼之情。通常用來形容對逝去的親友或英雄的追思和懷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

《懷服》的部首是心(xīn)和衣(yī),拆分為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懷服》是由古代文人雅稱為"懷念之服",意為深深懷念而不能忘懷之情。

在繁體中,懷念的意思用「懷念」來表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據古籍記載,在《急就篇》中,懷的寫法為「懷」,而服的寫法為「伏」。古代人用這樣的寫法表達對已逝親人的尊敬和追思。

例句

1. 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我不禁懷服他的偉大事迹。

2. 十年過去了,我依然懷服我爺爺對我的教誨。

組詞

1. 懷思:思念已逝的人或事物。

2. 念舊:懷念過去的時光。

3. 追思:對已故人物或往事的回憶和思念。

近義詞

1. 緬懷:懷念過去的情感。

2. 哀悼:對逝者表示悲傷和懷念。

反義詞

1. 遺忘:忘記,不再懷念或追憶。

2. 忘懷:徹底忘記過去的事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