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黃的意思、畫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黃的解釋

(1). 宋 代中書省所宣聖旨的留底,其大事經過奏禀的稱為“畫黃”。《宋史·職官志一》:“﹝中書省﹞皆承制畫旨以授門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為底:大事奏禀得旨者為‘畫黃’,小事拟進得旨者為‘録黃’。”《續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祐元年》:“權給事中 王巖叟 言:‘ 安燾 資材闒茸,器識暗昧,舊位且非所據,況可冠洪樞,顓兵柄!所有畫黃,謹繳進。’” 清 恽敬 《重修瑞金縣署記》:“華廳東後室為籤押房, 漢 曰畫諾,君臣同辭。 唐 宋 曰畫黃,曰押詔,君之辭。”

(2).常綠小喬木藤黃的樹脂,黃色顔料,用于繪畫。 元 周達觀 《真臘風土記·出産》:“畫黃乃一等樹間之脂,番人預先一年以刀砍樹,滴瀝其脂,至次年而始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畫黃"是宋代中央官制中的特殊行政術語,指中書省草拟诏令後呈請皇帝核準的文書程式。該詞源自《宋史·職官志》,其核心流程包含三個環節:

一、文書形态 中書舍人将诏令用黃紙謄錄,形成"錄黃";宰相審核後另作批注,稱為"畫黃"。這種黃色文書需加蓋中書門下之印,體現古代公文防僞制度。

二、行政職能 畫黃具有"敕牒前置程式"的法律效力,主要應用于官員任命、政策頒布等重大事項。皇帝在畫黃文書上用朱筆籤"可"字後,才能轉為正式敕令,形成完整的"宣奉行"行政鍊條。

三、制度演變 該制度肇始于元豐改制,至南宋逐漸式微。其運作機制被《慶元條法事類》詳細記載,反映了宋代"三省分權制衡"的政治架構,後由樞密院編修官負責存檔管理。

四、文化遺存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宋代畫黃實物殘卷,可見其行文格式包含事由陳述、宰相副署、皇帝批答三部分,每列文字嚴格遵循"擡格書寫"的禮儀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畫黃”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兩種主要釋義的綜合說明:

一、宋代政務術語

指中書省起草聖旨的留底文件,具體分為:

  1. 畫黃:處理重大政務時,中書省需先奏請皇帝旨意,隨後用黃紙記錄内容并送交門下省審核。這一流程在宋元豐改制後确立,體現了宋代三省分權的行政制度。
  2. 錄黃:針對次要事務,中書省先拟定處理方案,經皇帝批示後同樣用黃紙記錄并送門下省。兩者區别在于政務的重要性和審批流程的差異。

(注:曆史依據源自《宋史·職官志一》,屬于宋代中央機構運作的重要制度。)

二、繪畫材料

指藤黃樹脂制成的黃色顔料,提取自常綠小喬木藤黃的樹脂,因其色澤鮮明,常用于傳統繪畫與書法創作。這種天然顔料在古代藝術中具有重要地位。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制度與藝術材料兩類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相關文獻或中國繪畫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愁愛琴文化百喙百慮鞭笞鸾鳳表草飙銳補處財運亨通饞燈車量鬥數乘其不意車無退表池圃赤紫創置除身慈恻大慈大悲倒蛋丁翁獨家院鄂被防門撫今懷昔輵磍各自為戰貫氣和顧褐袖枧水嬌嬌滴滴皦絜晶狀體禁楄金秋狂逞诳具簾栊睩睩妹夫被發遣召悄怆青油士趨尚喪魂失魄奢競深中隱厚事上署字四向索虜擡杠讨度瓦當文顯道嫌怨顯祖榮宗稀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