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擾亂中和之道。《文子·守易》:“無益於性者,不以累德;不便於生者,不以滑和。”《莊子·德充符》:“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 成玄英 疏:“滑,亂也。雖復事變命遷,而隨形任化,淡然自若,不亂於中和之道也。” 漢 王充 《論衡·異虛》:“生,寄也;死,歸也。死,歸也,何足以滑和,視龍猶蝘蜓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愛惡未始有所繫,窮通不足以滑和。”
“滑和”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釋義:
指“擾亂中和之道”,強調對自然或人性平衡狀态的破壞。該含義多見于道家經典文獻,例如:
指“圓滑應酬”,形容人處世油滑虛僞。這一用法在當代部分詞典中被收錄,但實際語言使用中較為罕見。
若在古籍或哲學讨論中遇到“滑和”,應取第一種釋義;若在現代語境中,則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指處世态度。更多原始文獻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滑和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滑(huá)和和(hé)。滑(huá)是由水(氵)和骨(骨)組成的字,和(hé)是由禾(禾)和口(口)組成的字。
滑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它的字形逐漸演變并定型為現代的形式。在繁體字中,滑和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1. 我的手指濕漉漉的,很滑和。
2. 雪地上結了一層薄冰,非常滑和。
滑冰、滑闆、滑翔、滑行、滑動、滑雪、滑坡、滑落、滑稽、滑輪
滑溜、滑膩、滑潤、光滑、滑爽
粗糙、硬滑、顆粒、粗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