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滑和的意思、滑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滑和的解釋

謂擾亂中和之道。《文子·守易》:“無益於性者,不以累德;不便於生者,不以滑和。”《莊子·德充符》:“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 成玄英 疏:“滑,亂也。雖復事變命遷,而隨形任化,淡然自若,不亂於中和之道也。” 漢 王充 《論衡·異虛》:“生,寄也;死,歸也。死,歸也,何足以滑和,視龍猶蝘蜓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愛惡未始有所繫,窮通不足以滑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滑和”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單字本義及哲學語境解析。《說文解字》釋“滑”為“利也”,本指物體表面光滑,引申為圓融通達的狀态;《廣雅》訓“和”為“諧也”,指事物間協調統一的關系。在道家典籍中,“滑和”特指《莊子·德充符》提出的“和而不唱”境界,形容消除物我對立後的渾融狀态。北宋陳景元《莊子注》将其闡釋為“滑亂紛擾中得至和”,強調在紛雜現象中把握本質和諧的哲學智慧。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定義為“擾亂中和”的倒裝結構,但這種解釋存在學術争議。現代學者如方勇在《莊子诠評》中主張回歸文本語境,認為“滑和”實為“亂其真和”的簡寫,指人為造作對自然和諧的破壞。這種理解更契合《莊子》主張返璞歸真的思想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滑和”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釋義:

一、哲學語境中的釋義(源自古籍)

指“擾亂中和之道”,強調對自然或人性平衡狀态的破壞。該含義多見于道家經典文獻,例如:

二、現代漢語中的釋義(較少見)

指“圓滑應酬”,形容人處世油滑虛僞。這一用法在當代部分詞典中被收錄,但實際語言使用中較為罕見。

辨析建議

若在古籍或哲學讨論中遇到“滑和”,應取第一種釋義;若在現代語境中,則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指處世态度。更多原始文獻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股百辭莫辯班示跋足變頭别有風趣比葫蘆畫瓢珌佩巢毀卵破城陵矶陳美傳癖登豐對答多糖餓殍載道繁巨反璞歸真貴家皇業錢火牆檢控醵率坎德拉可風匡輔攬塞老退居戀土六出計黎獻蒙受孴合蠯醢譜籍淺子绮季祠清機楸玉局驅衞撒髅僧館山渌栅塘紹隆攝伏設官實塌塌雙胞胎叔世術士冠四危隧正譚鑫培同秀文谟嗚嘬涎沫曉妝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