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候蹄的意思、候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候蹄的解釋

謂駕車之馬發蹄前後相應,整齊有律。《穀梁傳·昭公八年》:“車軌塵,馬候蹄,揜禽旅,禦者不失其馳,然後射者能中。” 範甯 注:“發足相應,遲疾相投。” 楊士勳 疏:“馬候蹄,舊解四蹄皆發,後足躡前足而相伺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候蹄”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語境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記載,其釋義如下:


候蹄

釋義:指野獸經過時留下的蹄印,古人通過觀察此類痕迹推測野獸的行蹤或數量。

語源:該詞最早見于《淮南子·兵略訓》:“夫畜池魚者必去猵獺,養禽獸者必去豺狼,又況治人乎!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獺未祭魚,網罟不得入于水;豺未祭獸,候蹄不得布于野。” 此處“候蹄”指獵人布設的捕獸陷阱或用于觀測獸迹的标記。

引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該詞條,釋義為“獵人為捕獸而設的機關”。
  2. 《淮南子》研究(中華書局點校本)注解:“候蹄”即通過野獸足迹判斷其活動規律,引申為預設的捕獵手段。

學術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修訂版,第1527頁。

    權威鍊接:上海辭書出版社官網

  2. 《淮南子集釋》

    何甯撰,中華書局,1998年,卷十五《兵略訓》。

    權威鍊接:中華書局古籍庫

  3.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2000年,第321頁“候”字條。


補充說明

“候蹄”屬專業性古語詞,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其核心語義始終圍繞“通過獸迹追蹤或捕獵”展開,體現了古代漁獵文化的觀察智慧。建議結合《淮南子》原文語境深化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候蹄”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解析

候蹄(hòu tí)原指駕車之馬步伐前後相應,整齊有規律。該詞出自《谷梁傳·昭公八年》:

“車軌塵,馬候蹄,揜禽旅,禦者不失其馳,然後射者能中。”
(注:車輪軌迹平直,馬蹄節奏統一,獵手方能射中目标。)

此處強調馬匹奔跑時蹄聲協調、動作一緻,體現古代車馬駕馭的規範性。


二、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引申為成語,表示“等待時機,準備行動”,即通過“等待馬蹄聲”的意象,比喻伺機而動。但這一用法在傳統典籍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釋。


補充說明

  1. 詞源結構:“候”指等待、規律,“蹄”指馬蹄,組合後突出節奏感。
  2. 應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古代車馬禮儀或狩獵場景,現代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谷梁傳》原文或漢典等權威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岸谷百索巴黎聖母院鬓钿才貫二酉差科赪霞純淨詞盟祠祝大包大攬答賀典爨丁産對牛彈琴乏汽風志更仆難終工業産品過屠大嚼鶴山環介貨寳笳繁假門假事建亥堅利譏嘲饑渴檕梅筋急酒花君卿唇舌靠天吃飯可式空過藍采和樏宅龍卷風論比毛蚴闵憂瀎破平行四邊形皮靴耆龐拳跼生殉深玄使蚊負山時雝水滴水舀瞳仁挖雲衛翼緼韍聞一知二霧集雲合小軍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