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後緄 ”。後嗣;子孫。《書·仲虺之诰》:“垂裕後昆。”《隸釋·漢綏民校尉熊君碑》:“追羨遺績,紀述前勳,於是刊碑,以示後緄。” 宋 蘇轼 《吊徐德占》詩:“死者不可悔,吾将遺後昆。” 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敢契貞石,以勵後昆。”
後昆。後代;後嗣。後,通“ 後 ”。 明 無名氏 《玉環記·延賞慶壽》:“止因無子,他日招壻,以續後昆。”
“後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古典文獻出處:
詞義擴展:
常見搭配:
現代用例:
“後昆”是漢語中表達“後代子孫”的典雅詞彙,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文獻,強調家族延續與精神傳承。其含義從兄弟關系擴展至廣義後代,體現了漢語詞義的演變特點。
後昆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後字的部首是彳(人走的左邊旁邊),昆字的部首是日(太陽的上部分),總筆畫數為9。
後昆源自于《說文解字》,是一個古代漢字。後字在繁體中寫作“後”,昆字在繁體中寫作“崑”。
在古代,後字的寫法有些變化。它的舊體寫作“豈”,表示同樣的意思。昆字沒有明顯的變化,仍然寫作“昆”,保持不變。
後昆的意思是指同一輩分的親人、族人或同輩的人。它常用于描述兄弟姐妹、兄弟之間的關系。例如,“他們是一對後昆兄弟,感情非常深厚。”
後字的部首彳表示“走”,它的總筆畫數是6。昆字的部首日表示“太陽”,它的總筆畫數是3。
後昆可以和其他字組成不同的詞語,例如: - 後代:指子孫,後輩。 - 後繼:指繼承、接替。 - 昆明:指中國的一個城市名。
與後昆相關的近義詞有兄弟、親人、同輩。反義詞可以是前輩、長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