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帝的意思、後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帝的解釋

(1).傳說中的廁神。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五:“ 陶侃 曾如厠,見數十人,悉持大印,有一人朱衣平上幘,自稱後帝雲:‘以君長者,故來相報,三載勿言,富貴至極。’ 侃 便起,旋失所在,有大印作公字當其穢處。《雜五行書》曰:‘厠神曰後帝。’”《南史·沉慶之傳》:“鹵簿固是富貴容,厠中所謂後帝也。”

(2).繼前王即位者。《隋書·高祖紀下》:“自古哲王,因人作法,前帝後帝,沿革隨時。” 元 郝經 《泰山賦》:“前王後帝,崇德報施。”


天帝;上帝。《詩·魯頌·閟宮》:“皇皇後帝,皇祖 後稷 。” 鄭玄 箋:“皇皇後帝,謂天也。”《論語·堯曰》:“予小子 履 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後帝。”《楚辭·天問》:“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王逸 注:“後帝,天帝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後帝”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

一、主要含義:天帝/上帝

  1. 指代至高神
    在先秦文獻中,“後帝”常指天帝或上帝,是祭祀對象。例如:

    • 《詩經·魯頌·閟宮》提到“皇皇後帝,皇祖後稷”,這裡的“後帝”與“後稷”并列,強調其神聖性。
    • 《論語·堯曰》中商湯禱詞“敢昭告于皇皇後帝”,亦指天帝。
  2. 文化延伸
    《楚辭·天問》中“後帝不若”的“後帝”被王逸注解為天帝,體現先秦對天神的普遍信仰。


二、次要含義

  1. 廁神傳說
    南朝《異苑》記載廁神名為“後帝”,如陶侃遇廁神自稱後帝的傳說。此用法較少見,多與民間信仰相關。

  2. 繼位君主
    《隋書》等文獻中,“後帝”可指繼前王即位的君主,如“前帝後帝,沿革隨時”,但此義項使用頻率較低。


三、總結

“後帝”的核心含義為天帝,多見于儒家經典;其他含義(廁神、繼位君主)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或民間傳說。需根據文本類型(如經史子集或志怪小說)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後帝》的意思

《後帝》是指在曆史上某個國家或朝代的最後一位皇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後帝》的拆分部首是“⺩”和“㇆”,總計4畫。

來源

《後帝》這個詞彙源自中國曆史,在中國古代的帝王制度中,某個朝代的最後一位皇帝被稱為《後帝》。

繁體

《後帝》是《後帝》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有多種古體字形,如《後帝》可以寫作《後帝》、《後帝》等等。

例句

1. 在西漢時期,劉弗陵被稱為《後帝》。

2. 漢朝的《後帝》劉隆會帝在位期間,國家局勢日益敗壞。

組詞

後妃、皇帝、帝國、儲君、王位、帝王

近義詞

末代君主、末帝、末代皇帝

反義詞

始帝、前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