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llow in sb.'s footsteps] 行路時身後揚起的灰塵,比喻在别人的後面
幹工作要勇于創新,不步後塵
(1).行進時後面揚起的塵土。《文選·鮑照<舞鶴賦>》:“逸翮後塵,翺翥先路。” 李善 注:“言飛之疾,塵起居鶴之後。”
(2).比喻在他人之後。 晉 張協 《七命》:“餘雖不敏,請尋後塵。” 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五:“竊攀 屈 宋 宜方駕,恐與 齊 梁 作後塵。” 蕭三 《南京路上》詩:“一個一溜往前走,二人緊緊地步後塵。”
“後塵”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相關詞典(如漢典、漢語辭海等)。
《後塵》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别人成功之後所遺留下的榮譽或者名聲。它表示一個人所引發的影響或者成績,為後人所追隨或崇敬。
《後塵》的拆分部首是“彳”和“頁”,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後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意思是指繼承古人功業而引發影響。
《後塵》是《後塵》的繁體字,兩者的意思相同,隻是書寫方式不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存在一些變化。《後塵》在古代有幾種不同的寫法,如“後塵”、“後塵”等。
1. 在他成功之後,留下了很多學習的“後塵”,後來的人們都以他為榜樣。
2. 成功者應該積極為下一代樹立“後塵”,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
1. 後來居上
2. 後退
3. 後代
4. 後勁
5. 後悔
1. 後遺
2. 後代光榮
3. 後來者居上
4. 後來居上
5. 後繼有人
前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