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候簿的意思、候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候簿的解釋

天文觀測記錄簿。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二》:“ 熙寧 中,予領太史,令 衛樸 造曆,氣朔已正,但五星未有候簿可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候簿是古代漢語中一個專業性較強的術語,指記錄天文星象觀測或時節變化的文書檔案。《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觀測天象的簿冊”,主要用于天文、曆法領域,其名稱來源于“候”指觀測候,“簿”指記錄文冊。

從功能分類來看,候簿包含兩種核心含義:

  1. 天文觀測檔案:古代司天監等機構通過候簿系統記錄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迹及異常天象,如《後漢書·律曆志》提及“太史候部”,即通過候簿推算曆法;
  2. 節氣物候記錄:部分文獻中,候簿也指按節氣編排的物候手冊,如《周髀算經》相關注疏提到“分至啟閉之候簿”,即記錄四季氣候變化對農事的指導。

候簿的實證應用可見于《漢書·天文志》,其中記載漢代官方“以星候簿日月暈蝕”,表明其作為天文觀測工具在曆史研究中的權威性。該詞現多用于古籍研究及天文史領域,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中國古代天文曆法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候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2.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象數二》:

“熙寧中,予領太史,令衛樸造曆,氣朔已正,但五星未有候簿可驗。”
此處提到沈括主持修訂曆法時,因缺乏“候簿”(天文記錄)而難以驗證五星運行數據,說明其在天文曆法中的重要性。

3.構成解析

4.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天文、曆法領域,記錄日月星辰的位置、運行軌迹及氣象變化,是古代制定曆法的重要依據。

“候簿”是古代天文學的專業術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天象觀測的系統性和嚴謹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夢溪筆談》相關章節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扳扯闆畫豹腳蚊别次常川倒贓滴點端道多許發引千鈞佛樹蝮蟲哽躃瓜果乖反關徼顧命滾水潑老鼠鼓子詞寒薄橫頭橫腦後先隳膽抽腸擊斷街鼓機彀急先拘拳刻畫無鹽懇願瀝溜靈棺李恂被龍尾岩妙靡秘旨南緯逆流而上蟠龍卧虎炮打燈跑馬占荒敲門石青銅海輕骛日中将昃掃地俱盡省魁食籍轼怒鼃壽滿天年闩門閉戶聽然題説圖簿外銷污下享會響應弦朔小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