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紅衲襖的意思、紅衲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紅衲襖的解釋

(1).紅色的補綴上衣。襖是有襯裡的夾衣或棉衣。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四折:“袒下我這紅衲襖,跌綻我這舊皮鞋。”

(2).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北曲屬黃鐘宮,一名《紅錦袍》。南曲屬南呂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紅衲襖(hóng nà ǎ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字面釋義:

    • 紅: 指顔色,即紅色。
    • 衲: 本意指縫補、補綴。在衣物語境中,“衲”常指用許多碎布片拼綴縫制而成的衣物,即“百衲衣”,帶有樸素、節儉或僧侶服飾的意味。
    • 襖: 指有襯裡的中式上衣,通常指冬季穿的棉襖或夾襖。
    • 合義: 因此,“紅衲襖”從字面上理解,是指一種用紅色碎布片拼綴縫制而成的、有襯裡的上衣。它強調了衣服的制作工藝(拼綴)和顔色(紅)。
  2. 文化内涵與引申義:

    • 在傳統戲曲(尤其是昆曲、京劇等)和古典文學中,“紅衲襖”具有更特定的指代意義。它常指一種身份低微的年輕女性(如丫鬟、侍女)所穿的特定款式的紅色襖子。
    • 這種襖子通常是紅色的,有時在領口、袖口等處有簡單的鑲邊裝飾。雖然名為“衲襖”,但在戲曲行頭中,它并非真的用碎布拼成,而是指代一種樣式相對簡單、樸素的紅色女襖,用以标識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多為婢女、小家碧玉等)。
    • 象征意義: 穿着“紅衲襖”的角色,通常性格活潑、直率、忠誠或潑辣,是戲曲中常見的、推動劇情發展的配角形象。例如,《西廂記》中的紅娘、《牡丹亭》中的春香等經典丫鬟角色,其戲服中就包含“紅衲襖”的元素。
    • 曲牌名: “紅衲襖”也是南曲曲牌名,屬南呂宮,常用于戲曲唱段中。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紅衲襖”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服飾類)

  1. 定義
    指紅色的補綴上衣,屬于有襯裡的夾衣或棉衣。其名稱中的“衲”強調衣服經過縫補或拼接,可能帶有樸素、實用的特點。

  2. 文學例證
    元代康進之的雜劇《李逵負荊》第四折提到:“袒下我這紅衲襖,跌綻我這舊皮鞋。”此處通過李逵的動作描寫,側面反映紅衲襖作為當時常見服飾的特點。


二、曲牌名稱(戲曲類)

  1. 音樂屬性
    紅衲襖是傳統南北曲中的曲牌名:

    • 北曲:屬黃鐘宮,又名《紅錦袍》;
    • 南曲:屬南呂宮。
  2. 應用場景
    作為曲牌,多用于古典戲曲的唱段編排,體現特定情感或場景。例如,南曲版本可能更注重婉轉抒情的表達。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曲牌的具體曲式結構或服飾形制演變,可參考古籍《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或服飾史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礙面子白卷變音不揆遲遲齒決沖幼畜妓初年賜牀調羹翠嬀鹾賈誕傲調犯調灰抄蛾蛾厄塞诽毀風清月皎福祿雙全夫田賦政宮人草悹悹龜袋衡緫嘩衆見異交煽階檐荊門經塗禁用幾起幾落磼礏亮底獵較離逷羅甸驢唇馬嘴木罂缶擰轉盤算劈丢撲鼕七賦燒田神注施針書工書卷氣嗣産素畜歎辭騰告條柯頽唐五欲縣官枵朽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