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都買第的意思、鴻都買第的詳細解釋
鴻都買第的解釋
《後漢書·崔寔傳》:“ 靈帝 時,開 鴻都門 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陳書·袁憲傳》:“時生徒對策,多行賄賂, 文豪 請具束脩, 君正 曰:‘我豈能用錢為兒買第耶?’”後以“鴻都買第”泛指買官行賄。 清 吳偉業 《贈陸生》詩:“君不見 鴻都 買第歸來客,駟馬軒車胡辟易。”
詞語分解
- 鴻都的解釋 . 漢 代藏書之所。《後漢書·儒林傳序》:“乃 董卓 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 東觀 、蘭臺、石室、 宣明 、 鴻都 諸藏典策文章,競共剖散。” 晉 王羲之 《書論》:“ 蔡尚書 入 鴻都 觀碣
- 第的解釋 第 ì 次序:第一。次第。等第。 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科第。及第。落第。 封建社會官僚貴族的大宅子:宅第。府第。門第。進士第。 但:運動有益于健康,第不宜過于劇烈。 姓。 筆畫數:; 部首:竹; 筆
網絡擴展解釋
“鴻都買第”是一個曆史典故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拼音與基本釋義
- 拼音:hóng dū mǎi dì
- 釋義:指通過錢財賄賂買取官職或功名,泛指買官行賄的行為。
出處與典故
- 東漢背景:
源自《後漢書·崔寔傳》記載,東漢靈帝時期在洛陽的“鴻都門”公開張榜售賣官爵,從公卿到地方官職明碼标價,形成官場腐敗的典型事件。
- 南朝陳例證:
《陳書·袁憲傳》提到,南朝陳時期科舉考試中賄賂成風,袁憲父親袁君正拒絕用錢為兒子“買第”(即買取科舉名次),凸顯清廉之風。
結構與引申義
- 鴻都:指東漢洛陽的鴻都門,象征官爵買賣的場所。
- 買第:原意為購置宅第,此處引申為用錢財換取官職或科舉及第資格。
- 整體:以地名“鴻都”關聯賣官事件,用“買第”暗喻權錢交易,形成對腐敗行為的諷刺。
用法與例句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官場腐敗現象。
- 例句:
清代吳偉業《贈陸生》詩:“君不見鴻都買第歸來客,驷馬軒車胡辟易。”
(意為:那些靠賄賂得官的人,歸鄉時雖乘高車驷馬,卻遭人鄙夷。)
權威性補充
- 該成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現代可引申批評任何以財謀權的行為。
- 注意與“賣官鬻爵”近義,但“鴻都買第”更側重“買方”角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關詩句,可參考《後漢書》《陳書》及清代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鴻都買第》的意思
《鴻都買第》(hóng dū mǎi dì)是一個成語,意為齊心合力,共同努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鴻都買第》的部首拆分是:乙(yǐ)和鳥(niǎo),分别屬于左右手和上下結構。整個成語共有20畫。
來源
《鴻都買第》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是從齊國大夫買臣的故事中引申而來。
繁體
《鴻都買第》(hóng dōu mǎi dì)是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鴻都買第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差異,但整體造型基本相似。
例句
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助互愛的關系,鴻都買第,共同度過了困難時刻。
組詞
合作、同心協力、齊心合力。
近義詞
同心協力、同仇敵忾。
反義詞
分崩離析、各自為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