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都的意思、鴻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都的解釋

(1). 漢 代藏書之所。《後漢書·儒林傳序》:“乃 董卓 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 東觀 、蘭臺、石室、 宣明 、 鴻都 諸藏典策文章,競共剖散。” 晉 王羲之 《書論》:“ 蔡尚書 入 鴻都 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羣。”

(2). 東漢 靈帝 光和 元年設在 鴻都門 的學校。專習辭賦書畫,出授高級官職。 唐 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詩:“楊溝連鳳闕,槐路拟 鴻都 。” 唐 王維 《謝禦書集賢院額表》:“于是九流百家,韋編緗帙,爛然虎觀,盛彼 鴻都 。”

(3).借指秘書省。 唐 王昌齡 《灞上閑居》詩:“鴻都有歸客,偃卧 滋陽村 。” 李雲逸 注:“ 鴻都 , 漢 代朝廷藏書之所。此處代指 昌齡 供職之祕書省。”

(4).指仙府。參見“ 鴻都客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鴻都,漢語詞彙中的曆史地理名詞,主要有兩層含義:

  1. 東漢洛陽宮門及學府名

    指東漢都城洛陽的鴻都門。據《後漢書·靈帝紀》記載,東漢靈帝光和元年(178年)在此設立“鴻都門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文學藝術專科學校,主要教授辭賦、書畫等技藝。該學府因突破傳統經學教育模式,曾引發士族階層的争議,但客觀上推動了漢末文化藝術的發展。

  2. 唐代對秘書省的代稱

    唐代文人常以“鴻都”借指秘書省。例如李商隱《為舉人獻韓郎中琮啟》中“鴻都多暇,寓迹于文苑風流”,即用此典。秘書省掌管國家典籍,與漢代鴻都門學的文化職能相呼應,故成為雅稱。

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多用于借代文學荟萃之地或文化機構,如宋代王禹偁《酬安秘丞歌詩集》中“君不見,鴻都學,立名自古貴文章”,亦延續此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鴻都”一詞在曆史文獻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漢代藏書之所

指東漢時期的國家藏書機構。據《後漢書》記載,董卓遷都時導緻鴻都等處的典籍散失。晉代王羲之在《書論》中提到蔡邕曾在此觀摩碑碣長達百日。

二、東漢的專科學校

公元178年(光和元年),漢靈帝在洛陽鴻都門設立學校,突破傳統經學教育,專授辭賦、書畫等技藝。畢業生可直接擔任高級官職,成為當時文人進階的重要途徑。唐代駱賓王、王維的詩中曾以此喻指文化荟萃之地。

三、借指秘書省

唐代文獻中常以“鴻都”代稱掌管典籍的秘書省。如王昌齡詩句“鴻都有歸客”中的“鴻都”,李雲逸注解即指秘書省。

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提到“鴻都”亦可指仙府(如“鴻都客”),但此用法較罕見。

建議通過《後漢書》《全唐詩》等典籍查閱更詳實的曆史背景,或參考權威辭書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榜上無名寶具悖言亂辭弁目璧碎髲鬀布種骖服柴窯除次綽有餘暇擣珍刀錐兒拜霏彌否定之否定規律複讀附甲高遁割絶廣播站鬼瘧孤俊黃金界和面監史節節足足禁圍擠臧機詐巨無霸欬欬苛缛窺筩濫殺攔住雷門累聖連輿器範雀梅儒戶散對子戲三郤紗屜子是答兒食少事煩售赇衰摧束牛腰殊相太沖聽行痛诋彤史頭段透空文齊福不齊舞絙嫌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