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都的意思、鴻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都的解釋

(1). 漢 代藏書之所。《後漢書·儒林傳序》:“乃 董卓 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 東觀 、蘭臺、石室、 宣明 、 鴻都 諸藏典策文章,競共剖散。” 晉 王羲之 《書論》:“ 蔡尚書 入 鴻都 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羣。”

(2). 東漢 靈帝 光和 元年設在 鴻都門 的學校。專習辭賦書畫,出授高級官職。 唐 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詩:“楊溝連鳳闕,槐路拟 鴻都 。” 唐 王維 《謝禦書集賢院額表》:“于是九流百家,韋編緗帙,爛然虎觀,盛彼 鴻都 。”

(3).借指秘書省。 唐 王昌齡 《灞上閑居》詩:“鴻都有歸客,偃卧 滋陽村 。” 李雲逸 注:“ 鴻都 , 漢 代朝廷藏書之所。此處代指 昌齡 供職之祕書省。”

(4).指仙府。參見“ 鴻都客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鴻都”一詞在曆史文獻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漢代藏書之所

指東漢時期的國家藏書機構。據《後漢書》記載,董卓遷都時導緻鴻都等處的典籍散失。晉代王羲之在《書論》中提到蔡邕曾在此觀摩碑碣長達百日。

二、東漢的專科學校

公元178年(光和元年),漢靈帝在洛陽鴻都門設立學校,突破傳統經學教育,專授辭賦、書畫等技藝。畢業生可直接擔任高級官職,成為當時文人進階的重要途徑。唐代駱賓王、王維的詩中曾以此喻指文化荟萃之地。

三、借指秘書省

唐代文獻中常以“鴻都”代稱掌管典籍的秘書省。如王昌齡詩句“鴻都有歸客”中的“鴻都”,李雲逸注解即指秘書省。

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提到“鴻都”亦可指仙府(如“鴻都客”),但此用法較罕見。

建議通過《後漢書》《全唐詩》等典籍查閱更詳實的曆史背景,或參考權威辭書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鴻都》的意思

《鴻都》指的是一個詞,意為繁華熱鬧的大都市。這個詞源于古代文獻中的一種形容詞,形容城市的繁盛和龐大。

拆分部首和筆畫

《鴻都》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鳥和阝。其中,鳥是指鳥類,阝是指土堆。它的總筆畫數為19畫。

來源和繁體

《鴻都》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篇中,原文是:“北海之濱,有族焉,名曰鴻都。”後來,這個詞逐漸在文化傳承中得到了廣泛使用。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鴻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對于《鴻都》的寫法有所不同,古漢字寫作「鴻嫗」。這個寫法中使用了不同的部首,嫗是指年長的婦女。

例句

1. 這個城市被譽為鴻都,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來往。

2. 鴻都的繁華景象令人目眩神迷。

組詞

1. 鴻都景區

2. 鴻都地鐵站

3. 鴻都美食

近義詞

1. 大都市

2. 熱鬧城市

3. 繁華之地

反義詞

1. 小山村

2. 閉塞之地

3. 荒涼角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