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雷貫耳的意思、轟雷貫耳的詳細解釋
轟雷貫耳的解釋
[like thunder piercing the ear-speak of sb.'s name] 雷聲貫入耳朵。形容人名氣大
久聞賢士大名,如轟雷貫耳。——元· 鄭德輝《王粲登樓》
詳細解釋
打雷的聲音貫滿耳邊。形容人的聲名很大。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一折:“久聞賢士大名,如轟雷貫耳。”
詞語分解
- 轟雷的解釋 響雷。《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 曹 家百萬兵。”《紅樓夢》第九六回:“外頭轟雷一般,幾個小厮齊聲答應。” 茅盾 《子夜》三:“轟雷似的一聲喝采!”
- 貫耳的解釋 .古代刑罰之一。以箭穿耳。《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子玉 復治兵於 蔿 ,終日而畢,鞭七人,貫三人耳。”《漢書·原涉傳》:“諸豪則曰:‘ 原巨先 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縛,箭貫耳,詣廷門謝辠,於君威亦
網絡擴展解釋
“轟雷貫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 拼音:hōng léi guàn ěr
- 字面義:轟響的雷聲貫穿耳朵,形容聲音極大。
- 比喻義:比喻人的名聲或威望極高,廣為人知。
出處與典故
- 最早見于元代鄭光祖的雜劇《王粲登樓》第一折:“久聞賢士大名,如轟雷貫耳。”。
- 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六回中也有使用:“孫行者,聞你名如轟雷貫耳。”。
用法與特點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賓語或定語,用于形容人的聲名顯赫。
- 近義詞:如雷貫耳。
- 語體色彩:常見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帶有古典文學色彩。
示例
- 現代用法:
“這位科學家的成就早已轟雷貫耳,無人不曉。”
- 古典用法:
“久聞先生才名,今日得見,果如轟雷貫耳。”。
補充說明
成語中的“貫”意為“貫穿”,強調聲音或名聲的震撼力與廣泛傳播性。需注意與“如雷貫耳”的細微差異,前者更突出“轟雷”的強烈感。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轟雷貫耳》是一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聲音巨大、震耳欲聾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轟雷貫耳》的部首是轟字的“車”,筆畫為10畫;雷字的“雨”,筆畫為13畫;貫字的“貝”,筆畫為5畫;耳字的“耳”,筆畫為6畫。
來源
《轟雷貫耳》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漢書·文苑傳》:“佳辭所陳,轟雷貫耳。”意為這篇佳作所表達的信息,如同一聲巨雷,震耳欲聾。
繁體
《轟雷貫耳》的繁體字為《轟雷貫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轟雷貫耳》成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
例句
1. 這場演唱會的音效讓人仿佛身臨其境,簡直轟雷貫耳。
2. 那次爆炸聲非常巨大,整個城市都被《轟雷貫耳》的聲音所震撼。
組詞
近義詞:聲震四方、震耳欲聾、聲如洪鐘。
反義詞:寂靜無聲、無聲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