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以 黃河 為四渎之宗,因稱 黃河 為“河宗”。亦借指 黃河 中流一帶。《史記·趙世家》:“奄有 河宗 ,至于 休溷 諸 貉 。” 張守節 正義:“蓋在 龍門河 之上流, 嵐 勝 二州之地也。”《史記·趙世家》:“自 河宗 、 休溷 諸 貉 ,乃戎狄之地也。”
(2).指 黃河 的水神。即 河伯 。《穆天子傳》卷一:“ 河宗 伯夭 逆天子 燕然 之山……天子授 河宗 璧, 河宗 伯夭 受璧西向沉璧于 河 。” 郭璞 注:“ 伯夭 ,字也。” 南朝 宋 謝朓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诏》詩之八:“ 河宗 躍踢,海介夔跜。” 唐 沉佺期 《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 河宗 來獻寶,天子命焚裘。”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至 周穆王 ,始從 河宗 柏夭 ,禮緻 河 典,以極西土。”
“河宗”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黃河的水神“河伯”,即掌管黃河的神靈。例如: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與文學作品,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或文化背景,可參考《史記》《穆天子傳》等文獻。
河宗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河”和“宗”。下面将進一步解釋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河宗指的是河流的神靈或河神。在古代中國的宗教觀念中,人們常常将自然界中的河流、山川、湖泊等視為一種有靈性的存在,因此會将其奉為神靈并加以崇拜。
“河宗”的部首是“水”,部首筆畫數為3。其中,“河”的部首也是“水”,筆畫數為8;“宗”的部首是“宀”,筆畫數為3。
“河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人們将一些自然物體或現象看做有神靈的存在,并以此祭祀祈求平安與福祉。現代中文繁體字“河宗”保留了其原始的基本形态。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據史書記載,古代漢字的寫法是在典籍中逐字記錄的,因此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關于“河宗”,它的古代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形态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1. 人們在河邊立了祠堂,向河宗祈求豐收和平安。
2. 河宗降下了甘露,使整個村莊充滿了生機。
組詞:河神、宗教、河岸、宗派。
近義詞:河神、河神仙。
反義詞:無。由于其特殊的宗教符號含義,河宗一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