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以祝賀新官到任為名而索取的錢財。《明史·姜洪傳》:“ 正德 二年遷 山西 布政使。 劉瑾 索賀印錢,不應。”
“賀印錢”是古代中國官場中的一種陋習,指以祝賀新官到任為名向官員索取的財物,實質為變相賄賂或勒索。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該詞由“賀”“印”“錢”三字組成,字面意為“慶賀官印的錢財”,實際指新官上任時,下屬或地方勢力借祝賀之名向其索要錢財的行為。
曆史出處與背景
該現象在明代尤為突出。《明史·姜洪傳》記載,正德二年(1507年)姜洪調任山西布政使時,宦官劉瑾曾向其索要賀印錢,但姜洪拒絕繳納。這反映了明代中期宦官專權、官場腐敗的社會背景。
性質與影響
注:如需查閱《明史》原文或其他曆史文獻細節,可參考、4、5等來源。
《賀印錢》這個詞來源于漢語詞語中,它的意思是為了祝賀而送出的錢。賀印錢常常在重要的節日、婚禮、生日、升職等喜慶場合使用。人們用賀印錢來表達自己的祝福和喜悅。
《賀印錢》這個詞包含三個漢字。拆分部首和它們的筆畫分别為:
賀:貝部,十畫
印:卩部,印字頭,九畫
錢:钅部,十畫
《賀印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反映了中華文化中對于喜慶場合贈送錢財的傳統。在漢字繁體中,賀印錢的寫法是「賀印錢」。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在古代的寫作中,「卩」部字頭的字體形狀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賀印錢》的例句:
與《賀印錢》相關的組詞包括:
與《賀印錢》相近的詞彙有:
與《賀印錢》意義相反的詞彙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