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荷葉杯的意思、荷葉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荷葉杯的解釋

(1).本為 唐 教坊曲名。取 隋 殷英童 《采蓮曲》中“荷葉捧成杯”句以為名。後用作詞牌。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三字,雙調五十字,皆平韻仄韻互用。

(2).荷葉中心凹處下連莖,可刺穿莖作酒器飲用。 唐 白居易 《酒熟憶皇甫十》詩:“疎索柳花盌,寂寥荷葉杯。”按, 宋 王谠 《唐語林·雅量》載:“﹝ 李宗閔 ﹞喜飲酒,暑月臨池,以荷為盃,滿酌酒密繫,持近口,以筯刺而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荷葉杯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


一、字面本義:以荷葉為飲器

指古人采摘新鮮荷葉卷曲成杯狀,盛酒或茶水飲用,是傳統民俗中的雅趣之舉。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9卷第127頁記載:“荷葉杯,以荷葉為杯,盛酒而飲。”

文化背景: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提及荷葉承露的典故,後世文人仿其形制制杯,增添自然意趣。


二、文學意象:詩詞中的象征物

在古典詩詞中,“荷葉杯”常借指酒杯,并承載離愁、閑適或自然之趣的隱喻。

典型用例:

  1. 溫庭筠《荷葉杯》: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綠莖紅豔兩相亂,腸斷,水風涼。”

    → 以荷葉杯意象暗喻相思之苦(來源:《全唐詩》卷五九三)。

  2. 明代高啟《采蓮詞》:

    “荷葉杯擎夕照中,酒香渾似藕花風。”

    → 描繪田園飲宴的悠然場景(來源:《高青丘集》卷十)。


三、詞牌名稱:唐代教坊曲演化

作為詞牌名,“荷葉杯”屬雙調小令,分單調、雙調兩體,以溫庭筠詞為正體。

格律特征:

詞譜示例(單調正體):

$$ scriptsize text{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韻),平仄仄平平(韻)。} text{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


權威參考文獻

  1. 辭書典籍:
    •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 王力《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
  2. 文學研究:
    • 唐圭璋《全唐五代詞》(中華書局,1999)
    • 施蟄存《詞學名詞釋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 詞律考據:
    • 清·王奕清《欽定詞譜》(中國書店影印本,2010)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國學大師數據庫檢索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荷葉杯”一詞在文學與曆史中有雙重含義,需結合實物與詞牌名兩方面解釋:

一、作為酒器的實物

  1. 形制與用法
    荷葉杯是唐代雅士飲酒的器具,以新鮮荷葉為杯。具體做法是将剛出水面的荷葉卷成杯狀,刺穿葉心使其與莖管相通,通過莖管吸飲。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被稱為“碧筒飲”,兼具自然趣味與文人雅興。别稱包括“荷杯”“荷盞”“碧筒杯”等。

  2. 文化意涵
    唐代詩人常以此入詩,如戴叔倫《南野》中“酒吸荷杯綠”,白居易亦在詩中提及“寂寥荷葉杯”,體現其作為夏日清飲的雅緻意象。


二、作為詞牌名

  1. 起源與格式
    詞牌《荷葉杯》源自隋代殷英童《采蓮曲》中“荷葉捧成杯”之句。分單調(23字)與雙調(50字)兩體,平仄韻交替使用。

  2. 文學實例
    韋莊以此詞牌創作名篇,如“記得那年花下”追憶與謝娘相遇,末句“如今俱是異鄉人”抒寫離别之痛。溫庭筠詞中則以“綠莖紅豔兩相亂”隱喻心緒紛亂。


三、關聯與演變

荷葉杯從實物酒器演變為詞牌名,體現了文人将生活雅趣融入文學創作的過程。其意象既承載自然意趣(如荷盞飲酒),又成為情感抒發的載體(如詞中相思别恨)。兩者共同構成中國古代文化中“物我相融”的典型範例。

别人正在浏覽...

谙解謗駡苞筍蠶麰纏絷朝達趁風轉篷杵臼交存儲躭延隊旗放從帆腳飛霞骠封估風話縫線敷綸負盤公士妫女歸去來和彈鶴庭合元音鴻彩潢裱加護結屋寄物卷舒舉息矩形窠子林濠劉參軍柳街花巷龍陽漫戲悶棍拍手瓊田绮碎森霄沙蛤山精剡中聖君賢相涉足什不閑十二旒識幾石澗世譜詩書帨纓太平歌詞天戈天贶文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