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和頌的意思、和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和頌的解釋

古代鄉射禮的五項要求之一。射時節奏要合《雅》《頌》之樂。《論語·八佾》“射不主皮”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曰:“射有五善焉:一曰和志,體和;二曰和容,有容儀;三曰主皮,能中質;四曰和頌,合雅頌;五曰興儛,與舞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和頌"是漢語中由"和"與"頌"構成的複合詞,其内涵可從構詞法與語義學角度進行解析:

一、單字訓诂

  1. 和:《說文解字》釋為"相應也",本指聲音的和諧共振,在《漢語大詞典》中引申出協調、融洽、適中三層語義維度,包含天人之和、禮樂之哲學意蘊(《漢語大詞典》第3冊)。

  2. 頌:《周禮·春官》鄭玄注"頌之言誦",最初特指宗廟祭祀的樂舞歌辭,《詩經》"三頌"即其典型範式。現代漢語中擴展為對功德的贊美性文體(《古代漢語詞典》修訂版)。

二、複合詞解析 "和頌"作為合成詞,在《現代漢語合成詞詞典》中記載兩種用法:

  1. 文學範疇:指融合雅正與贊頌特征的文類,常見于祭祀文、功德碑等莊重文體,如明代《太和殿賦》中"奏和頌以安神"的用例(中華書局《曆代賦彙》)。

  2. 文化概念:儒家禮樂思想的具象化表達,《禮記正義》疏"樂和則頌聲作",強調通過禮樂調和實現社會秩序的和諧(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經注疏》)。

該詞的現代使用可見于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領域,如中國藝術研究院《禮樂文化研究》中論及"和頌傳統在東亞文化圈的流變"(藝術中國網收錄論文)。

網絡擴展解釋

“和頌”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古代禮儀術語

源于鄉射禮的五項要求之一,指射箭時需配合《雅》《頌》音樂的節奏,體現禮儀與藝術的結合。此釋義在《論語·八佾》的注解中被提及,強調動作與禮樂的和諧統一。

二、現代引申含義

作為合成詞,其現代用法包含:

  1. 共同贊美:由“和”(共同)與“頌”(歌頌)組成,指多人對同一對象(如領袖、作品等)的集體贊譽。
  2. 姓名寓意:用于人名時,寓意和諧穩重、才華出衆,如“和”表從容淡泊,“頌”表才華與贊美。

區别與聯繫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典文獻(如《論語》相關篇章),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粲閉合自責碧鴉犀參譚慘顔側出豺聲阊阍躭疾大厮八牒訴兒婦方面撫掌大笑歌莺舞燕公是先生弓影杯蛇還會槐菌歡興話私結隊截面镌罰忾憤晜孫庫蚊蘭譜離城稆豆沒趣麋滅迷希墨子男權呶呶唧唧骈語普度衆生啟體诠第缺醫缺轶羣品染習容容喪氣鬼屍蟲十死九活受賂庶婦铄懿淵積統管往還無限制赮駮黠悍下力線蟲湘簾宵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