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何許的意思、何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何許的解釋

[what;what kind of] 什麼;哪裡

陳留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後漢書·陳留老父傳》

不知何許人。——明· 魏禧《大鐵椎傳》

賈二是何許人,竟敢搞到我的頭上來了

詳細解釋

(1).何時。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十一:“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書》詩:“良辰竟何許?夙昔夢佳期。”

(2).何處。 唐 杜甫 《宿青溪驿奉懷張員外十五兄之緒》詩:“我生本飄飄,今復在何許?”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三》:“ 盧司空 鈞 為郎官守 衢州 ,有進士贄謁,公開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製也。語曰:‘公何許得此文?’”

(3).為何這樣。 唐 萬楚 《題情人藥欄》詩:“斂眉語芳草,何許太無情:正見離人别,春心相向生。”

(4).如何,怎樣。 宋 陸遊 《桃源憶故人》詞之四:“試問歲華何許?芳草連天暮。” 宋 王沂孫 《摸魚兒》詞:“ 姑蘇臺 下煙波遠, 西子 近來何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何許”是現代漢語中具有文言色彩的疑問代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何許”在文言中表疑問,主要含義為:

  1. 詢問處所,相當于“何處”“什麼地方”。例如《後漢書·方術傳》中“(費長房)曾為市掾,有老翁賣藥于市,懸一壺于肆頭,日入之後,辄跳入壺中,市人莫見,惟長房于樓上覩之,異焉。因往再拜,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翁約不複與人言之。後乃就長房于樓上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甯能相隨乎?’長房曰:‘欲使親眷不覺,何許出邪?’”此處“何許”即指“從何處出”。

  2. 詢問情況或性質,相當于“如何”“什麼樣”。典型用例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此處強調無法知曉五柳先生的籍貫或來曆。

二、古代用法延伸 王力《古代漢語》教材指出,“何許”在唐宋詩詞中常與“人”搭配構成“何許人”,表達對人物身份或來曆的探究,如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雖未直用“何許”,但同類語境中可見該詞常隱含對人物背景的探尋意味。

三、現代使用特點 現代漢語中“何許”多保留于成語“何許人也”中,多用于書面語表達對某人身份、背景的質疑,如魯迅《華蓋集·并非閑話》中“所謂‘挑剔風潮’的‘流言’,說不定就是這些‘在紙面上和别處’‘挑剔風潮’的‘所謂教育界名流’所造……然而我竟不知道‘何許人也’。”該用法延續了古代詢問性質的語義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何許”是一個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但常見于固定表達或仿古語境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疑問代詞

    • 表示地點:相當于“何處”“哪裡”。
      :阮籍《詠懷詩》中“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
    • 表示時間:相當于“何時”。
      :謝朓《在郡卧病呈沉尚書》中“良辰竟何許?夙昔夢佳期”。
  2. 引申含義

    • 詢問身份或樣貌:現代多用于“何許人”,意為“什麼樣的人”。
      :“賈二是何許人,竟敢搞到我的頭上來了”。

二、用法特點

三、相關辨析

四、總結

“何許”在文言中靈活表疑問,既可指地點、時間,也可引申為對人物身份的疑問。現代多保留在成語或仿古表達中,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土樂業豻獄敗撮鳥白雪樓卑身辨釣别削不徇不子癡雨寵寄觸禁犯忌畜君大赉頓寄訛異繁絃急管匪棍黼扆貢表诖亂鬼谲鼓甲旱路黃繭糖加冠洊升解試驚婚靜谳局麻恺悌賴得遼天鶴流慆盧獵琭簌驢駒拔撅懋昭遷固戚懿卻老先生戎旅弱肉強食山旮旯兒神福聲影實收順船死問湯汁通今吐芽衛星導航五車書鰕駭縣太爺脅诎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