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應驗之符瑞。《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受命之符,人應為大,萬裡合信,不議同情, 周 之白魚,曷足比焉。”
(2).謂誠信如四時運轉之準确無誤。《淮南子·泰族訓》:“故大人者,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靈,與四時合信。”
“合信”是一個中文詞彙,其含義可從古籍釋義和現代用法兩方面解析:
應驗之符瑞
指符合天意的祥瑞征兆,常與帝王受命、天命顯現相關。例如《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記載:“萬裡合信,不議同情,周之白魚,曷足比焉”,強調符瑞的應驗性。
誠信如四時運轉
形容人的誠信像四季運行一樣準确無誤。《淮南子·泰族訓》提到:“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與四時合信”,将“合信”與自然規律相提并論,強調誠信的恒定性。
現代語境中,“合信”多用于強調綜合信息的可信性或完整性,例如:
曆史上“合信”也是一位19世紀英國傳教士的名字,他曾在廣州等地行醫傳教,但此為人名專指,與詞語本義無關。
“合信”的核心含義圍繞符瑞應驗與誠信準則展開,現代延伸用法則側重信息整合的可信性。
合信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思是相信或信任。通常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持有信心或有信任感。
合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亻(人)部,右邊是口(口)部。合字一共有6畫。
合字最早是用來表示兩個人站在一起的樣子,後來引申為相信、信任的意思。
繁體字“合”在形狀上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合”字為例,古代的寫法中在亻部下面增加一個短橫,表示兩個人站在一起的樣子。現代漢字書寫簡化之後,去掉了橫畫。
1. 我對他的能力非常有信心,我合信他能勝任這個職位。
2. 這個計劃很有把握,我完全合信它能成功。
1. 合作:指兩個或多個人或機構合作,通力合作。
2. 合唱:指多人或合唱團共同演唱。
3. 合群:指人們團結在一起,和諧相處。
相信、信任
懷疑、不信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