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和璞的意思、和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和璞的解釋

亦作“ 和樸 ”。即 和氏 璧。亦借指美玉。《史記·範雎蔡澤列傳》:“ 周 有砥砨, 宋 有結緑, 梁 有縣藜, 楚 有 和 樸。” 三國 魏 曹植 《玄暢賦》:“思薦寳以繼佩,怨 和 璞之始鐫。” 唐 白居易 《三十四牧宰考課策》:“雖有 和 璞之真,不能識也。” 明 張居正 《七賢詠》序:“ 和 璞之緼玄巖,非獨鑒冥搜者,誰得而寳之。”參見“ 和氏璧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和璞”是一個與曆史典故緊密相關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和璞”亦作“和樸”,指和氏璧的玉璞(未雕琢的玉石),後泛指天然美玉或珍貴之物。其中:

二、曆史典故

“和璞”源自卞和獻玉的故事:

  1. 首次獻玉:卞和發現玉璞獻給楚厲王,卻被誤判為普通石頭,被砍左腳。
  2. 二次獻玉:楚武王繼位後,卞和再次獻玉仍被誤判,砍右腳。
  3. 終得認可:楚文王繼位後,命人剖開玉璞,得稀世美玉“和氏璧”,成為傳國玉玺的象征。

三、文學引用與引申

  1. 借指美玉:如曹植《玄暢賦》中“怨和璞之始鐫”,白居易以“和璞”喻未被識别的珍寶。
  2. 比喻質樸品質:明代張居正用“和璞”形容未被發現的賢才,強調天然淳樸的價值。
  3. 姓名寓意:現代取名中,“和璞”結合“志同氣和”與“渾金璞玉”,象征和諧與淳厚。

四、總結

“和璞”不僅承載着曆史典故,還延伸出對珍貴本質(天然美玉)和内在品質(質樸未雕)的雙重隱喻,常見于文學、藝術及人文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和璞》的意思

《和璞》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将美好的品性隱藏起來,不張揚也不炫耀。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謙遜質樸,不妄自菲薄,不以功名財富為誘惑。

拆分部首和筆畫

《和璞》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和”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8畫;“璞”字的部首是王,總共有11畫。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中,用來形容人品高尚卻謙遜厚道。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表達人們品德和價值觀的一種方式。

繁體

《和璞》的繁體字為《和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其中一個字“和”在篆書中的寫法是“龢”,寫得像一個人握拳,代表和諧。另一個字“璞”在篆書中的寫法是稍有變動,中間的王旁變成了玉旁,意味着璞玉未雕琢,引申為某人初生态度純淨。

例句

他雖然富有,但一直保持着和璞的品性。

組詞

高貴和璞、情真意和璞、心存和璞、言行和璞。

近義詞

謙遜、質樸、内斂、淡泊。

反義詞

傲慢、炫耀、張揚、浮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