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難填的意思、恨海難填的詳細解釋
恨海難填的解釋
恨海:怨恨如海;難填:難于填塞。比喻怨氣難平。
詞語分解
- 恨海的解釋 比喻無窮無盡的怨恨。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六八:“萬一天填恨海平, 羽琌 安穩貯 雲英 。” 午星 《一個紅軍女遊擊戰士》:“多少人妻離子散!多少人流離失所!這是敵人一手造成的人間恨海。”
- 填的解釋 填 á 把空缺的地方塞滿或補滿:填塞。填補。填充。填空(恘 )。義憤填膺。 在空白表格上按項目寫:填表。填詞。 形容聲音巨大:填然。 挖 填 è 古同“鎮”,使安定。 挖 筆畫數:; 部首:土;
專業解析
恨海難填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為“怨恨如大海般難以填平”,比喻仇恨極深,難以化解或平息。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與用法:
一、語義解析
-
字義分解
-
情感色彩
含強烈消極意味,多形容積怨已久、根深蒂固的仇恨,常見于描述世仇、家仇或重大矛盾。
二、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恨海難填:比喻仇恨極深,難以消除。如:‘兩家世仇,恨海難填。’”
(出處: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第7卷,頁5123)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形容仇恨深重,無法化解。”
(出處:商務印書館,2016年,頁543)
三、使用場景與例句
- 適用語境:
多用于文學、曆史叙述中,強調不可調深仇大恨。
例:
“兩族因土地之争結下百年恩怨,恨海難填,至今未解。”(仿《白鹿原》叙事風格)
四、文化淵源
該成語融合兩種文化意象:
- “恨海”:受佛教“苦海”概念影響,喻指苦難深淵;
- “難填”:呼應《山海經》精衛填海傳說,突顯人力難為。
體現漢語“以自然喻人情”的獨特表達方式。
參考資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2.
- 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解析文化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恨海難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怨恨如海,難以填平。比喻極深的怨氣或仇恨無法平息。
- 引申義:常用于形容因重大冤屈或仇恨而産生的強烈情緒,強調其難以化解的特性。
2.出處與典故
- 源自《山海經·北山經》中“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炎帝之女女娃溺亡于東海,化為精衛鳥,銜西山木石試圖填海複仇,但終未成功。
- 成語由此演化而來,以“海”象征深重的怨恨,“難填”突出其不可消弭的特性。
3.結構與語法
- 結構:緊縮式成語,由“恨海”和“難填”兩部分構成,前者比喻怨恨之深,後者強調無法填補。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情感或事件中的極端怨恨,如“恨海難填的冤屈”。
4.使用場景
- 文學描寫:常見于小說、戲劇中刻畫人物深仇大恨,如“窦娥含冤,恨海難填”。
- 現實隱喻:可借指曆史積怨、國際糾紛等難以調矛盾,如“兩國間的恨海難填”。
5.示例與延伸
- 例句:“雲龍與傅婉玉的戀情因家族仇恨演變為恨海難填的悲劇”。
- 近義成語:深仇大恨、怨氣沖天;反義:冰釋前嫌、一笑泯恩仇。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典故或文學引用,可參考《山海經》原文或相關文學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薄耆表倡肸肸筆録碧溪帛疊廠房塵域螭角啜喇逴斡杕社動粘二緻風騷分路汾陽帽福報彀弽拐子陣光誦犷語官帽過目成誦橫穢煌熠毀駡鑒昧噤聲譏侮镌雕駿徒苦際老鼠逦連落坐眉目傳情命讨拿大草能不稱官凝注千聞不如一見青飼料耆童攘往熙來攝承手禀首狀檀腮潭腿同操銅刻通瘀瓦殿巍冠危淺五勝舞夏憲訪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