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衡峤的意思、衡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衡峤的解釋

指 衡山 。 南朝 宋 顔延之 《和謝監靈運》詩:“跂予閒 衡 嶠,曷月瞻 秦 稽。” 唐 李白 《将遊衡嶽留别族弟浮屠談皓》詩:“寄書訪 衡 嶠,但與南飛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衡峤”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衡峤”指代中國五嶽之一的衡山(位于湖南省)。其中:

    • 衡:原指秤杆,引申為“平衡”“衡量”,此處特指南嶽衡山。
    • 峤(多音字):此處讀qiáo,意為“尖而高的山”,或泛指山嶺;另一讀音為jiào,指山道,但在此詞中取“高山”義。
  2. 讀音争議
    部分資料(如)标注為“héng jiào”,但主流解釋均注音為héng qiáo,可能與古音或方言差異有關。

  3. 文學引用
    該詞多見于詩文,例如:

    • 南朝宋·顔延之《和謝監靈運》:“跂予閒衡嶠,曷月瞻秦稽。”
    • 唐·李白《将遊衡嶽留别族弟浮屠談皓》:“寄書訪衡嶠,但與南飛鴻。”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衡峤

《衡峤》是一個由“亻”、“山”、“崖”組成的漢字,是一個雙音篆字。

部首:山(shān)

筆畫:15畫

來源:《說文解字》

繁體:衡嶠

古時候漢字寫法:常用的古漢字寫法中沒有衡峤的記錄,而“衡嶠”則是更常見的寫法。

例句:他經過陡峭的衡峤時,感到心曠神怡。

組詞:衡量、衡水、峤徑、山崖等。

近義詞:嶺、山岩

反義詞:平原、坡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