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蘭豆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其名稱和特征具有獨特的曆史背景和植物學屬性,具體解釋如下:
荷蘭豆(學名:Pisum sativum var. macrocarpum)屬于豆科豌豆屬,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植株高度可達90-180厘米。其葉片為卵圓形,托葉呈心形,豆莢翠綠無粗纖維,可直接食用嫩莢。
荷蘭豆富含蛋白質(每100克含7.5克)、膳食纖維(1.5克/100克)、胡蘿蔔素及氨基酸,具有潤腸通便、輔助降膽固醇等功效。
荷蘭豆廣泛用于中西餐,如清炒、涼拌或搭配臘味。其嫩莢口感清脆,是西方常見蔬菜之一,在中國則因華僑傳播而普及。
如需進一步了解品種或種植技術,可參考權威植物學資料或農業文獻。
荷蘭豆是指一種豆類植物,又稱為刺兒豆、青豆或者螞蚱豆,屬于豆科植物中的一種。它的果莢緊密排列着綠色的豆子,因其外觀形似荷蘭人在湯裡吃的綠豆湯而得名。
荷蘭豆的部首是豆字旁,它包含有3個筆畫。
荷蘭豆原産于中亞地區,後來通過交流和傳播被引入到世界各地。在中國,荷蘭豆被廣泛種植和消費。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富含蛋白質、纖維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荷蘭豆的繁體漢字為荷蘭豆。
荷蘭豆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荷爛豆。
我喜歡在家裡種植一些荷蘭豆,這樣可以享用自己種的新鮮蔬菜。
荷蘭豆的組詞有綠豆、螞蚱豆、蔬菜等。
荷蘭豆的近義詞有青豆、刺兒豆。
荷蘭豆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