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黑土的意思、黑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黑土的解釋

黑色的土壤。這種土壤腐殖質含量很高,礦物質養料也很豐富,是肥沃的土壤之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也叫黑鈣土。《六韬·戰車》:“圮下漸澤,黑土黏埴者,車之勞地也。”《史記·三王世家》:“封于北方者取黑土。” 清 顧炎武 《再谒孝陵》詩:“蒼松長化石,黑土乍成灰。” 魯迅 《南腔北調集·祝中俄文字之交》:“我們的讀者大衆,在朦胧中,早知道這偉大肥沃的‘黑土’裡,要生長出什麼東西來,而這‘黑土’卻也确實生長了東西,給我們親見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黑土是一種肥沃的土壤類型,具有以下特征:

  1. 定義與基本特性
    黑土是溫帶半濕潤地區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形成的土壤,以深厚腐殖質層、中性無石灰反應為特征。其顔色呈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質含量極高(可達5-10%),礦物質養分豐富,保水保肥能力強。

  2. 形成條件
    主要分布于寒溫帶地區,需滿足夏季溫暖濕潤(促進植物生長與腐殖質積累)、冬季嚴寒幹燥(減緩分解)的氣候條件,并經曆淋溶作用。典型分布區年均溫約0-6℃,年降水量500-800毫米。

  3. 地理分布
    全球集中于北緯45°附近,如中國東北松遼平原(黑龍江、吉林等地)、烏克蘭平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我國東北黑土帶面積約103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

  4. 農業價值
    因肥力高,被稱為“耕地中的大熊貓”,適合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其團粒結構能協調透氣性與保水性,但過度開墾易導緻水土流失。

  5. 相關術語
    别稱包括黑鈣土、寒地黑土、淋溶黑土,土壤學分類中屬均腐土綱。


如需了解黑土保護措施或具體作物産量數據,可進一步查閱農業生态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黑土的意思

黑土,指的是富含有機質和養分的深色土壤,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黑土富含礦物質和有機質,對農作物生長有着良好的適應性。

拆分部首與筆畫

黑土的拆分部首是“土”,共有7畫。

來源與繁體字

黑土一詞源于漢語,是中國文化中的術語,通常用于農業和地質學領域。在繁體字中,黑土的寫法是「黑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考古和古代文獻記載,黑土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黑士土」或「墨士土」。

例句

1. 這片黑土地適合種植小麥和大豆。

2. 黑土的肥力對農作物的生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3. 在農業發展中,合理利用黑土資源至關重要。

組詞

黑土地、黑土區、黑土高原、黑土農業、黑土改革、黑土作物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豐沃土、肥沃土、肥黑土。

反義詞:貧瘠土、沙土、石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