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黑土的意思、黑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黑土的解釋

黑色的土壤。這種土壤腐殖質含量很高,礦物質養料也很豐富,是肥沃的土壤之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也叫黑鈣土。《六韬·戰車》:“圮下漸澤,黑土黏埴者,車之勞地也。”《史記·三王世家》:“封于北方者取黑土。” 清 顧炎武 《再谒孝陵》詩:“蒼松長化石,黑土乍成灰。” 魯迅 《南腔北調集·祝中俄文字之交》:“我們的讀者大衆,在朦胧中,早知道這偉大肥沃的‘黑土’裡,要生長出什麼東西來,而這‘黑土’卻也确實生長了東西,給我們親見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黑土是漢語中特指一類肥沃土壤的專有名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語構成與基本釋義

    “黑”描述土壤顔色深暗,“土”指地表礦物質混合物。漢語詞典中通常定義為“腐殖質含量高、呈黑色或暗黑色的肥沃土壤”,因其富含有機質而呈現深色特征。

  2. 土壤學定義

    專業角度指溫帶半濕潤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土壤類型,具有深厚腐殖質層(可達30–100厘米),有機質含量常達3%–10%,團粒結構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

  3. 分布與形成條件

    主要分布于四季分明、雨熱同期的溫帶地區。中國東北平原(黑龍江、吉林)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其形成需萬年以上腐殖質積累過程,每生成1厘米黑土需200–400年。

  4. 農業價值與文化象征

    因天然肥力高,黑土成為糧食核心産區标志,漢語中衍生出“黑土地”“北大倉”等象征豐饒的詞彙。全球僅約5%耕地為黑土,卻供應約20%糧食,凸顯其戰略價值。


權威引用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中國土壤分類系統》,中國土壤學會
  3. 《中國黑土地保護研究報告》,中國科學院
  4. FAO《世界土壤資源報告》,聯合國糧農組織

網絡擴展解釋

黑土是一種肥沃的土壤類型,具有以下特征:

  1. 定義與基本特性
    黑土是溫帶半濕潤地區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形成的土壤,以深厚腐殖質層、中性無石灰反應為特征。其顔色呈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質含量極高(可達5-10%),礦物質養分豐富,保水保肥能力強。

  2. 形成條件
    主要分布于寒溫帶地區,需滿足夏季溫暖濕潤(促進植物生長與腐殖質積累)、冬季嚴寒幹燥(減緩分解)的氣候條件,并經曆淋溶作用。典型分布區年均溫約0-6℃,年降水量500-800毫米。

  3. 地理分布
    全球集中于北緯45°附近,如中國東北松遼平原(黑龍江、吉林等地)、烏克蘭平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我國東北黑土帶面積約103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

  4. 農業價值
    因肥力高,被稱為“耕地中的大熊貓”,適合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其團粒結構能協調透氣性與保水性,但過度開墾易導緻水土流失。

  5. 相關術語
    别稱包括黑鈣土、寒地黑土、淋溶黑土,土壤學分類中屬均腐土綱。


如需了解黑土保護措施或具體作物産量數據,可進一步查閱農業生态類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布被采風問俗昌谷恜恜恥心垂虹橋低能堵禦煩苦附攀服期梗河苟敬光緻緻詭亂海市蜃樓回光鏡恢恑憰怪簡代奬遇角躍解錫雞毛蒜皮軍權拘瘿舉職舉止失措看家科貶冷債良弼麗閑滿滿當當内緯辇下怒號澎澎渤渤琵琶别弄竊咲輕卒湫陋熱帶氣旋榮幹山長水遠聖治順杆爬司務陶令秫條三窩四提綱舉領圢圢投籃違戾紊淆沃漏五月香菌享樂主義吸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