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皓玉的意思、皓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皓玉的解釋

白玉。比喻潔白潤澤的肌膚。《太平廣記》卷二五引 南唐 沉汾 《續仙傳·元柳二公》:“見一女未笄,衣五色文彩,皓玉凝肌,紅流膩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皓玉”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書面語色彩,常用于形容或比喻潔白無瑕、晶瑩光潤的美玉,或借指具有類似特質的事物(如品德、月光等)。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潔白無瑕、晶瑩光潤的美玉。

“皓”本義為潔白、明亮(如“皓月”“皓齒”),“玉”為溫潤有光澤的美石。二字結合,強調玉的純淨無雜與光潔潤澤的特質。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皓”的釋義及“玉”的引申用法。

二、引申與比喻義

  1. 比喻高潔的品德或純真的人

    古典文學中常以“皓玉”象征人物品格純潔無瑕、堅貞不屈。

    例證:《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即以玉喻德,後世延伸出“皓玉”強化潔白意象。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對玉文化象征的闡釋。

  2. 形容月光或雪色

    借“皓玉”的潔白光澤,比喻月光皎潔或積雪晶瑩。

    例證:古詩“月華如練,皓玉懸空”形容月色的清冷透亮。

    來源:《漢語大詞典》中“皓”的意象用例。

三、語源與結構分析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具體條目詳見紙質版)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4. (“皓”“玉”詞條及書證)
  3. 王力. 《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 1999. (玉的文化象征章節)
  4. 許慎 撰, 段玉裁 注.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皓”字溯源)

(注:因部分經典工具書無公開電子版鍊接,此處按學術規範标注來源,讀者可查閱紙質或授權數據庫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皓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象征與文學運用

  1. 肌膚的比喻
    常用于形容人肌膚的潔白細膩,如宋代郭祥正詩句“绛唇啟皓玉,明眸漾寒水”,通過玉的質感強化人物形象的美感。
  2. 品德與氣質的象征
    部分詩詞中引申為高潔品性,如釋正覺《偈頌》中“皓玉本無瑕”暗喻人格的純粹無瑕。

三、古籍例證

該詞兼具具象(白玉/肌膚)與抽象(品德)的雙重比喻,常見于詩詞描寫,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側重。

别人正在浏覽...

巴山蜀水北鄰碧堂不當穩便不問皂白菜苔藏弓烹狗讒謀船夫曲大白菜搗子地面灌溉反景轓軒風胡轆風鴉伏生符圖改貌更相格榻觀察所冠禮海鶴駭人視聽含孕繪事後素獲釋箭金交辦街燈九馗擊征吭吭吃吃闊網靈洲理戎漫沒娩媚謬異匹豎千裡之足寝獸啓手足毬事求友人列喪邦三個面向沙拉沙拉時軌詩壇水銀順傾轉圓歎贊脫尾穩穩紮紮鹹舄小人物惜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