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號恸的意思、號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號恸的解釋

號哭哀痛。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诔》:“翩翩孤嗣,號慟崩摧,發軫北 魏 ,遠迄南 淮 。經歷山河,泣涕如頽。”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三:“ 秦 既死,葬于 建康 。有 蜀 人 史叔夜 者,懷雞絮,號慟墓前。” 清 鈕琇 《觚賸·睐娘》:“ 睞 大號慟,絶而後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號恸”是一個漢語成語,由“號”(háo,意為哀號)和“恸”(tòng,意為極度悲痛)組成,表示因極度悲傷而放聲痛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因極度悲痛而大聲哭喊,常見于描述失去至親、遭遇重大災難或情感劇烈沖擊時的哀痛表現。例如《王仲宣诔》中“號慟崩摧”即形容哀痛到幾近崩潰的狀态。

  2. 字義拆解

    • 號:本義為大聲呼喊,此處特指因悲傷而哭喊。
    • 恸:表示極深的悲痛,程度遠超一般悲傷。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境,如悼念儀式、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描寫,或曆史事件中的群體哀悼。例如《老學庵筆記》記載蜀人史叔夜“號慟墓前”,即用此詞表達對逝者的深切哀思。

  4. 曆史用例

    • 三國時期曹植用“號慟”描寫孤兒失去父親的悲痛。
    • 清代鈕琇《觚賸》中描述角色“大號慟,絶而後甦”,展現悲痛至極的情狀。
  5. 造句示例

    • 諸軍見主将身亡,皆號恸不止,聲震山谷。
    • 聽聞噩耗,她伏地號恸,久久不能平複。

注意:該詞屬于書面化表達,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需結合語境判斷是否適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號恸

號恸,是一種指出聲悲哀的表達方式,常用于形容哭泣或呼喊時發出的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號恸的拆分部首是口,總共包含11個筆畫。

來源

號恸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巴頌》,用以表示巴人悲傷的叫喊聲。後來,號恸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描述悲哀或哭泣的聲音。

繁體

號恸的繁體字為號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號恸的寫法可以是“號恸”、“號啕”,這些寫法與現代的“號恸”意思相同。

例句

他失去了至親的消息,號恸了一聲。

組詞

號哭、號嚎、怒號恸哭。

近義詞

號啕、哀嚎、痛哭。

反義詞

歡笑、喜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