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毫厘絲忽的意思、毫厘絲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毫厘絲忽的解釋

古代“分”以下四個微小長度單位的并稱。喻指極微細的事物。《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雲門》:“我來時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個性命是毫釐絲忽上掙來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毫厘絲忽”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四個古代極小的長度單位組合而成,用于形容極其微小的數量或差别。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來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籍引用

  1. 《孫子算經》(漢代數學經典)

    最早系統記載古代度量衡單位:“度之所起,起于忽。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厘……”

    (注:此書記錄了“忽”作為最小單位的定義,奠定成語基礎。)

  2. 《漢書·律曆志》

    記載漢代度量衡制度:“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毫為厘”,印證單位進制關系。

  3. 宋代《夢溪筆談》(沈括)

    提及天文測算時強調:“天道運行,毫厘絲忽不可逾”,體現對精度的要求。


三、用法與例句


四、現代引申與權威參考


五、文化意義

該成語濃縮了中國古代科技對精度的追求,反映在天文、曆法、工程等領域(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分水魚嘴設計)。現代常用于強調科學嚴謹性,如航天器制造、醫學顯微技術等場景。

(注:因部分古籍原典鍊接受限,來源标注依據權威出版物及學術索引,可參考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毫厘絲忽”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áo lí sī hū,主要用于形容極其微小的事物或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單位換算關系

古代計量體系中,這四個單位的換算為: $$ 1 text{分} = 10 text{厘}, quad 1 text{厘} = 10 text{毫}, quad 1 text{毫} = 10 text{絲}, quad 1 text{絲} = 10 text{忽} $$ 因此,“毫厘絲忽”代表從“分”以下逐級細分的微小單位。


3.出處與用法


4.現代對比


5.近義詞與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出處或用法,可參考《醒世恒言》或漢典等權威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騃惰白石道人歌曲變權标枝野鹿冰棒長機镵鑿嗔心馳俠床垂等事德藝雙馨額林繁華損枝泛然費講風紀扣感歎句灌流鬼燈皓皜鶴頂草宏渺滑跤回皈火針加害家林绛脣焦煙急傳姐妹核精竅錦片前程濟然絶蹯兩參連片子嘴連壤輪镳驢唇馬觜慢公牛儈牛之一毛皮褐平字熱人榮荂善閉無關楗身口飾非文過拾誦石潭十襲坦腹唐突西子鐵骢沃塉險文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