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浩曠的意思、浩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浩曠的解釋

廣大空闊。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序》:“茲以上巳芳節,雲開勝地, 大江 浩曠,群卉紛糾。” 唐 沉佺期 《入衛作》詩:“鬱然懷君子,浩曠将如何。” 唐 劉知幾 《史通·叙事》:“譬夫遊滄海者徒驚其浩曠,登 太山 者但嗟其峻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浩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浩曠”意為廣大空闊,形容空間或視野的遼闊無垠。例如唐代王勃在《上巳浮江宴序》中寫道:“大江浩曠,群卉紛糾”,描繪了江面的壯闊景象。

二、古代文獻中的使用

  1. 自然景觀:唐代沈佺期《入衛作》用“浩曠将如何”表達對廣闊天地的感慨。
  2. 比喻性描述:劉知幾在《史通·叙事》中以“遊滄海者徒驚其浩曠”類比宏大事物帶來的震撼。

三、用法場景

四、姓名寓意

作為人名時,“浩”象征浩瀚氣勢,“曠”體現豁達心境,組合寓意胸懷寬廣、氣魄宏大。

五、總結

該詞兼具具象與抽象意義,既可描述物理空間的廣闊,也可延伸至精神層面的開闊。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浩曠的意思

浩曠(hào kuàng)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廣闊、遼闊的意思。它常用來形容大自然中遼闊無垠的景色或廣闊無邊的空間。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浩的拆分部首是水字旁,總共有10畫;曠的拆分部首是廣字旁,總共有7畫。

來源

浩曠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浩”指的是水的廣闊,指水流不息、浩蕩遼闊,而“曠”則表示寬廣無垠、空曠的意思。

繁體

浩曠的繁體字為「浩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浩曠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漢朝時期「曠」的形狀為「曠」,而在明朝以後,「曠」的形狀就變為了「曠」。

例句

1. 這片浩曠的草原,綿延無邊。

2. 他仰望着浩曠的星空,心情無比甯靜。

組詞

浩大、浩蕩、浩瀚、曠野、曠課、曠工。

近義詞

遼闊、廣袤、廣大。

反義詞

狹小、狹隘、狹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