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翰紙的意思、翰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翰紙的解釋

筆和紙。借指文書典籍。《魏書·禮志四》:“尚須疇諮禮官,博訪儒士,載之翰紙,著在通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翰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翰紙”讀作hàn zhǐ,原指古代文人書寫所用的筆和紙張,後引申為代指文人雅士的書信、文章或文書典籍,常形容文采出衆的作品。


二、詳細解釋

  1. 本義
    “翰”指長而堅硬的羽毛(古代制筆材料),後借代毛筆或文字;“紙”即書寫載體。二者結合,字面意為書寫工具,後擴展為文書典籍的統稱。例如《魏書·禮志四》記載:“載之翰紙,著在通法”。

  2. 引申義
    隨着詞義演變,“翰紙”逐漸側重指代文人創作的書信、文章,強調其文學性和藝術性,如“華翰”即是對他人書信的雅稱。


三、相關用法


四、總結

“翰紙”一詞兼具工具屬性與文學象征,既指書寫材料,也承載了古代文人的創作成果。如需進一步了解典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魏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翰紙的意思

《翰紙》指的是毛筆和紙張,用來形容寫作、書法等與文字創作相關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翰紙》的部首是“羽”和“纟”,其中“羽”表示與鳥有關,代表翰毛;“纟”表示紡織品,代表紙張。

《翰紙》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翰紙》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翰毛和紙張是中國古代文人學者進行書法、作詩等書寫活動的基本工具。

繁體

《翰紙》的繁體字為「翰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翰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的意義和形狀并未改變。

例句

1. 他手握翰紙,幾下筆就勾勒出美麗的山水畫。

2. 她用翰紙向朋友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組詞

1. 翰墨:指書法、繪畫等藝術創作。 2. 翰林:指受到朝廷任命,從事文學藝術創作的官員。

近義詞

文房四寶、文房雅器、筆墨紙硯

反義詞

電子文具、數碼創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