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翰紙的意思、翰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翰紙的解釋

筆和紙。借指文書典籍。《魏書·禮志四》:“尚須疇諮禮官,博訪儒士,載之翰紙,著在通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翰紙"在現代漢語中并非一個常用固定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字義及文獻用例進行解釋。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記載,其核心意義可解析如下:

  1. 字義溯源與基本含義

    • 翰:本義指長而硬的羽毛,古代用于書寫(毛筆)。《說文解字》釋為“天雞赤羽也”。引申指毛筆、文章、書信、文辭等。如《文選·潘嶽<秋興賦>》:“珥蟬冕而襲纨绮之士,此焉遊處。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寝,匪遑底甯。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此處“染翰”即指執筆。
    • 紙:指書寫、繪畫等所用的載體。《說文解字》釋為“絮一苫也”,指最初的絲絮制成的書寫材料。後泛指各種書寫用紙。
    • 翰紙:組合起來,“翰紙”字面上指用于書寫的筆和紙,即書寫工具或書寫材料。更廣義上,可引申指書寫行為本身或文章、書信的載體。
  2. 文獻用例與具體語境

    •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相對少見,多出現在需要強調書寫工具或行為的語境中。例如:
      • 《後漢書·宦者列傳·蔡倫傳》雖未直接使用“翰紙”一詞,但記載了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曆史(“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其發明的紙張即後世“紙”的代表,與“翰”配合使用。
      • 更直接的用例需查考更廣泛的古籍。如在一些描述書寫場景的詩詞或文論中,可能出現類似“展翰紙”、“執翰紙”的表達,意指鋪開或拿起筆紙準備書寫。
  3. 現代理解與用法

    • 在現代漢語中,“翰紙”已非常用詞彙,屬于古語詞或書面語詞。
    • 若在現代語境中使用,其含義通常回歸字面本義,指筆和紙,常用于強調書寫工具的古雅性或用于特定修辭(如書畫領域、懷舊主題)。
    • 有時也用于代指書信或文稿本身,但此用法更少見。

總結釋義:

翰紙(hàn zhǐ)是一個古語詞/書面語詞,由“翰”(毛筆)和“紙”(書寫載體)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用于書寫的筆和紙,即書寫工具或材料。引申可指書寫行為或文章、書信的載體。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若出現多用于強調書寫工具的古雅性或特定修辭語境。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翰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翰紙”讀作hàn zhǐ,原指古代文人書寫所用的筆和紙張,後引申為代指文人雅士的書信、文章或文書典籍,常形容文采出衆的作品。


二、詳細解釋

  1. 本義
    “翰”指長而堅硬的羽毛(古代制筆材料),後借代毛筆或文字;“紙”即書寫載體。二者結合,字面意為書寫工具,後擴展為文書典籍的統稱。例如《魏書·禮志四》記載:“載之翰紙,著在通法”。

  2. 引申義
    隨着詞義演變,“翰紙”逐漸側重指代文人創作的書信、文章,強調其文學性和藝術性,如“華翰”即是對他人書信的雅稱。


三、相關用法


四、總結

“翰紙”一詞兼具工具屬性與文學象征,既指書寫材料,也承載了古代文人的創作成果。如需進一步了解典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魏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按節擺格伴生八七會議筆孽參訪藏香蟬不知雪淡冶兜盤笃嬾厄井犯性廢時府尊槁伏公教裹見黑刷刷黑土鴻校誨饬回轉迦逅家戒見義敢爲蛟胎箕箙禁陌謹聽鸠栖戢武連長斂丐涼花林麓樓居落帳猛人甯亂篇翰棄舊勤勞勇敢起營筌句襦帶神奸巨蠹沈釀川折實攝音失心水宮私禁特兀天籥拖把土談汪汪蝦蛤校綜